-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过度与不足的探讨;主要框架;一、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定义;曾满超和文莱认为,过度教育有三个含义:1.与历史上较高水平相比,受教育者经济地位的下降。2.受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3.工人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之教育技能。
贝尔菲尔德提出更为严格的定义,一个过度教育的劳动者所获得的教育回报(不管其正负)小于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是投资在工作经验或休闲时间的收益。
;主要框架;二、教育过度与不足的测量;教育过度与不足的测量;第二,实际匹配法
方法2:众数法
对于某一特定职业而言,以全体工人的实际受教育年限的众数衡量工作所需教育。
当某一工人的教育水平高于众数时,称为过度教育;低于众数时,称为教育不足;等于众数时,称为教育匹配。;第三,工人自我评估法
格鲁特和范·得·布林克把自我评估法分为两类:
其一,由工人报告自己的教育水平是否符合工作技能要求;
其二,对于新入职的工人,询问其工作岗位要求的教育水平。
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判断出这个工人是过度教育、教育不足还是教育匹配。;主要框架;(一)人力资本理论和过度教育;教育过度与不足的理论综述;教育过度与不足的理论综述;教育过度与不足的理论综述;主要框架;四、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发生率;资料来源:Hartog(2000);Wim Groot(2000);Cohn Y.C.Ng(2000);从上表至少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过度教育,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的发生率之和占了一半左右,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教育与工作需求的不相匹配现象比较严重。
第二,从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发展趋势看,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在上升,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在下降。这说明这三个国家的教育扩展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长速度。美国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呈明显的U型,而到80年代中期后,教育不足现象逐渐消失。;西方国家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发生率;表1使用不同的测度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而且存在差异。
表2 大多数相关研究发现,过度教育有一种随时间增加的趋势??而教育不足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各国的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超出了对教育层次的需要有关。例如,荷兰在1960-1995年间、西班牙在1985-1990 年间、葡萄牙在1982-1992年间均呈现了这一趋势。这一趋势也有例外,美国的过度教育在1969-1977 年间表现出一种U形模式,也就是说 1969年之后,过度教育有所降低,但1977年又开始回升。。;西方国家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发生率;西方国家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发生率;我国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发生率;我国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发生率;主要框架;五、教育过度与不足产生的原因;教育过度与不足产生的原因;教育过度与不足产生的原因;3.工作竞争模型的解释;4.技术变迁理论的解释;4.技术变迁理论的解释;5.我国出现教育过度与不足的解释;5.我国出现教育过度与不足的解释;主要框架;六、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的影响;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影响;源于邓肯和霍夫曼的开创性工作,许多学者开始利用 ORU 模型研究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和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以及教育适度之间的教育收益率的比较结论如下:
对工作所需教育的回报要高于对实际所受教育的回报。
大多数情况下过度教育的收益率是正的,但要小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一般来说,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只相当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的1/2到2/3。
过度教育者的收益率低于教育匹配适当者的收益率,但要高于教育不足者的教育收益率。
以上几个方面的结果并不会随着过度教育测度方法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指英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P.Dolton和A.Vignoles(2000)对英国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上过度教育的研究发现,过度教育毕业生的收益要低于与工作相匹配的毕业生,特别是,工作资格要求越低,两者收入差别越大。
B.F.Kiker等人(1997)的研究认为,与相同的工作岗位上其教育水平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工人相比,过度教育的工人的收入要高些,而教育不足的工人的收入要低于他们;与相同教育水平,而其教育水平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工人相比,过度教育的工人收入要低于他们,而教育不足的工人却高于他们。;Duncan Huffman(1981),Alba-Ramirez(1993), Rumberger(1987)的研究结论都表明过度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是正的,大约是工作所需教育的一半。
J.Hartog(2000)和Wim Groot(2000)等人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高于实际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收益是正的,但小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大约是后者的1/2到2/3;教育不足的收益率是负的。
;ordinary 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