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神经症等.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神经症等

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症) Neuroses 神经症共同特征 起病可与精神应急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 自知力大都良好,一般均能主动求医; 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与人格基础; 一般无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一般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主要表现分离症状或转换症状、情绪症状、强迫、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疑病、脑功能失调症状 。 病情多持续迁延。 病 因 神经症的病因是多源性的,至今仍无定论。有关生物学的研究目前无肯定的发现,一些遗传学研究虽然发现某些神经症有家族聚集倾向,但较多的学者认为,遗传的仍是一种个性特征或易感素质。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外在的精神应激因素与内在的素质因素是神经症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原因,两者缺一不可。 (一)精神应激因素 ①突发事件引起的精神紧张容易导致神经症性障碍。 ②感觉剥夺与社会隔离可导致神经症性障碍。。 ③现代文明的发展与神经症性障碍很有关联 。 ④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也是精神刺激的主要来源。 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等与神经症性障碍有无关系尚待深入研究。 (二)素质因素(病前具有的某种个性特征) 神经症患者个性特征或个体易感素质对于神经症的病因学意义可能更为重要。 遗传影响主要表现为易感个性。 个性特征首先决定着患神经症的难易程度。个性古板、严肃、多愁善感、焦虑、悲观、保守、敏感、孤僻的人易患神经症。 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着患某种特定的神经症亚型的倾向。 生物学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一些结构或功能的变化可能与神经症的发生有关: 中枢肾上腺素能、5-HT能活动的增强,抑制性氨基酸如r-氨基丁酸的功能不足可能与焦虑性障碍有关; 而中枢去甲肾上腺素、5-HT的减少则可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 某些强迫症患者脑CT和MRI发现有双侧尾状核体积缩小等等。 分类 恐惧性神经症(恐怖症) 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 癔症 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 神经衰弱 其他神经症及未特定的神经症等类型 流行病学 神经症的总患病率国外报告在5%左右,我国1982年流调资料报告为2.2%,显见是一组高发疾病。女性高于男性;以40-4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但初发年龄多为20-29岁。我国1990年的调查结果为:神经症总患病率为1.5%,神经衰弱为0.84%,抑郁性神经症为0.30%,癔症为0.13%。 关于神经症的流行病学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国外报道患病率在3%左右 B.国内1982年流调资料患病率为2.2% C.男性高于女性 D.以20~3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 E.不属于高发疾病 恐惧性障碍 以对某特殊物体、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合理的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 患者常不得不回避其害怕的对象或情境。 明知没有真正威胁,但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致影响正常活动。 病因和发病机理 遗传:家族聚集性,双生子的研究等,提示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素质因素:病前性格内向、依赖、有强迫倾向者,受母亲过分保护者,易患恐惧症。弗洛伊德把恐惧症看作是起源于童年期的性心理冲突。 生理因素: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条件反射理论 :认为恐怖症是由于某些无害的事物或情境与令人害怕的刺激多次重叠出现,形成条件反射。 临床表现(类型) 广场恐怖症:害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害怕出远门等。 社交恐饰症:害怕处于众目睽睽的场合大家注视自己;或害怕自己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难堪或窘困的地步。 单纯恐怖症:对以上两种类型以外的某些特殊物体、情境或活动的害怕。 诊断 本病以回避对物体、情境或活动的恐惧为特征; 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患者明知这种恐怖不合理或是过分的,但又不能控制。 鉴别诊断 焦虑症:可无特殊的对象;某种意外的担心,但无明显的恐惧和回避行为。 强迫症:源于患者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并非对外界事物的恐惧,常有强迫动作,而少有回避行为。 疑病症:认为自己的怀疑担忧是合理的,害怕的客体是患者身体内的。 颞叶癫痫:阵发性恐惧,没有具体对象,意识障碍、脑电图改变有助鉴别 普通人的恐惧情绪:处境是否危险,症状的严重性及是否有回避行为是鉴别要点 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动物恐怖症常起病于童年;社交恐怖症多起病于童年后期或少年早期:广场恐怖症则多在20-40岁起病。各类恐怖症都有向慢性发展的趋势。儿童期动物恐怖症,大多可以不经治疗而缓解。病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差。 治疗 行为疗法:以暴露疗法为主,酌情选用系统脱敏或冲击疗法;同时配合反应防止技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回避行为。 其他心理疗法:精神分析、领悟疗法、催眠疗法,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都可用以治疗恐怖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