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狮和南狮
北獅和 南獅
中國舞獅,以「北獅」起源較早。相傳北朝魏武帝遠征甘肅河西,俘
虜胡人十萬 ,魏武帝把他們囚困於邊荒三年。一日,魏武帝巡視邊區,邊
將設宴款待,并令胡人獻舞娛樂。胡人以木雕獸頭,兩大五小,披獸衣,
集八音樂,武士三十餘人,起舞於御前。舞者作歡騰喜悅之狀,或作低首
相憐,舞技之美妙,令武帝嘆為觀止。武帝傳胡人,詢其所舞,胡人答曰:
「北魏朝聖,四方匡伏,西涼樂伎,同沾皇恩。」武帝聽罷龍心大悅,賜
名 「北魏瑞獅」,恩准俘虜回國。自此,獅子舞便在北方流傳開來,遂有「北
獅 」之稱。
至於舞南獅起源則有數個傳說 ,最普遍的說法認為南獅乃源自廣東佛
山某地。每年除夕,該地 必出現一頭怪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
銅鈴,來去如風,不斷呼出 「年年」之聲。鄉人故命其名為 「年獸」。此年
獸每年出現之時,不傷人畜,只到處嚼食田間蔬菜而去。鄉民不勝其擾,
乃召集村人,議定用竹篾紙料,依其形狀,紥成獸頭,塗以各色,再以各
種布料剪成三角形狀,製成獸身,兩人持而舞之,再集鄉民數十,攜帶響
器,伏於田間橋下,候年獸出現時,群起擊動響器,聲震田野,果然嚇 走
年獸,不再出現 。民間因紙 紥頭獸能驅走年獸,便每年製作這種獸頭,於
除夕鼓舞 ,稱為「舞年」,後經鄉老們研究後認為獅子為獸類中之威武及瑞
祥之動物,便將「舞年」改稱為「舞瑞獅」。
又有 一說指在清代乾隆下江南時,夢見一頭五彩斑斕的瑞獸來朝拜。
回京後,乾隆皇命人照他夢中所見的瑞獸形象 紥製一隻,每在節日及慶典
時命人舞動,喻意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其實根據古籍記載,獅子舞在早期中國社會已非常普遍,《陝西通誌》
記載:「雜戲起於秦漢,有魚龍蔓延,高紐鳳凰,象人、怪獸之戲。」而獅
藝則成熟於南北朝時代。獅子舞在那時喚作「太平樂」,據唐書《音樂誌》
記載:「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曰五方獅子舞,綴毛為獅子,人居其中,
像其俯仰馴狎之客,二人持繩秉拂,為戲弄文狀。」到了唐朝時 ,獅藝更
得到廣泛的發展 ,據唐《樂府雜錄》記載:「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
方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劃衣,執紅獅子,謂之列獅子郎,
舞太平樂。」可知獅藝在當時已成為過年過節的必備節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