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的书吧
深圳的书吧 (2007-10-25 14:06:19)
1、物质生活 书吧
集书店、酒吧、咖啡厅为一体,定期举办文化沙龙或其它活动。据说书籍的种类比较齐全。
地址:福田区百花路百花公寓1栋首层。
2、世纪书吧
在繁华的华强北路(等同于广州的北京路、上海的淮海路)的万商电器城里,居然开了两家颇有文人气息的书店。一家是3楼的深圳书城“世纪书香”,一家是著名的博雅“中外设计宝典.
3、澄莲阁
据说澄莲阁是深圳第一家学人书屋,坚决与畅销书划清界限,里面还有三个独立的包间:功能分别是播放DV、用胆机听CD、女人试衣服。是不是有点另类和扮cool?
地址:莲花路1009号润鹏花园东二楼,地方不算好找,在深圳有线电视台后面
4、设计书吧
地址:福田区福虹路华强花园鼎盛时代广场202铺
5、恋书吧
旁边还有陶吧
地址:东园路台湾花园大厦对面岁宝百货
作为深圳图书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圳的书吧正在以文化氛围浓厚、经营独特成为深圳的文化地标。较之深圳书城的规模宏大、八卦岭图书市场的随意与便宜,书吧则以其文化底蕴的独特表现取胜。书吧以图书销售为招牌,经营场所环境优雅、装潢富有风格与特色,提供饮品或快餐,以组织相关文化活动为吸引顾客的有效手段。
书吧之“吧”字,兼具Pub和Bar两词的特性。Pub一词源于英国,是Public House(公共旅店)的简称。原先指的是私人房舍,十五世纪时,屋主只是在家门口贩售小吃与自酿的酒,后来逐渐演变客栈的型态,并进而成为社交场所的一种。Bar 则原指小酒馆,后来演变成多种营业集一“词”的形式,突出于个性张扬、休闲娱乐的特性。
深圳的书吧大大小小约十余所,最为有名气的莫过于物质生活书吧和澄莲阁学人书屋。文章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将主要分析两者的经营特点,并简要概述波普尔书吧(作为其他二线书吧的一个代表)。
物质生活书吧:深圳的文化地标
名称:取自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随笔集的书名《La Vie Materielle》
地点:深圳福田区百花二路百花公寓1栋首层
经营方式:图书加餐饮
特色:文化讲座
主要经营者:个人。晓昱,深圳市晓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曾经是深圳电台夜晚倾谈节目的主持人,在圈内有比较高的知名度,曾出版过《深圳不说爱》和《用声音抚摩深圳》两本著作。
工作人员:10到50人
盈利描述:店主认为“做书吧是个微利行业,它不像酒吧,客人来了就是要喝酒唱歌消费的。来书吧的人,可能买书,也可能只是看书,而且,客人太多太闹也不行,所以,单位面积的消费量比较小。再说,书是很占资金的东西,如果心态不平和,急着挣钱,肯定不行。”
物质生活书吧在多次的媒体报道中被称为深圳的文化地标。这个称谓对它来说并不过分:还没有哪一家文化单位,无论国有亦或私营,能赶得上它在讲座与活动召集方面的业绩——张五常、李欧梵、周国平、吴文光、龙应台、沙叶新、王小帅等经济、文学、艺术多个领域的名人,都曾光顾于此,开设讲座或举办其他形式的活动。
物质生活面积为300平米,其中一半是书区,和普通书店一样高至天花板的书柜摆满了四面墙;另一半是吧区,和平常酒吧一样有舒适的座椅和可口的饮料,并提供快餐。二者合而为一,消费者可以选一本书,点一杯饮料,然后坐在卡座里轻松地消磨半天的时光;也可以只在书吧浏览,像在其他书店一样完成购书流程;还可以读书饿了就在书吧吃饭,这里甚至成为一些中学生、白领午间就餐的好去处。书吧对于消费者而言像是一个多功能书房。
经营者晓昱当初开店的理想就是在深圳成立一家个性化的书店,一家专门为“读书人”服务的书店。晓昱说:“以前人们给深圳贴上的错误标签很多,包括‘文化沙漠’;开了这家书店以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深圳有很好的文化资源,有很多爱读书的人,只是他们平常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于是物质生活便把有相同阅读兴趣的人们聚集到了一起。消费者们在这里购书常常会遇到同类人,这样使他们对这家小店的认同感特别高。”
在图书类别上,物质生活的书以文史哲、艺术方面的书为主,其中也侧重一些知名的出版社。如三联出版的图书就占据了两个专柜,晓昱解释这和书店的进书标准有关,书店以销售人文、社科和艺术类的书为主,并不完全符合市场流行的标准,晓昱说:“只要不赔钱,我们就会坚持自己的进书原则,哪怕只进一两本,我们也相信有需要这一两本书的人” 。
通过举办讲座等活动,书吧还行使了一项公共平台的功能,并逐渐参与到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呈现受众群体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它的名人讲座在深圳甚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名气,名家们也很喜欢这种和听众近距离交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