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1,2,3,4血液2012418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体液与内环境稳态 (一)体液(body fluid) 体液量(占体重60%) ①细胞内液40% Intracellular fluid 血浆(5%) ②细胞外液20% 组织液(15%) extracellular fluid 淋巴液 (二)内环境及其稳态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沟通各部分体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 渗透压的高低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 例如,1%NaCl溶液的渗透压比1%葡萄糖的渗透压大得多。 0.9%NaCl溶液的渗透压 ≈ 5%葡萄糖的渗透压 (三)血浆渗透压(约为5790mmHg) 包括 1、晶体渗透压 2、胶体渗透压 血小板聚集 ①可逆聚集:受损组织释放外源性ADP引起,在血流冲击下可再分散 ②不可逆聚集:血小板自身释放内源性ADP所致,可形成血小板栓子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阻止内源性ADP释放,抑制血小板的不可逆聚集,故对脑血栓有一定抑制作用。 临床测定出血时间 消毒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从血液流出到出血自然停止的时间。 出血时间长短可反映机体生理止血功能状态 正常出血时间:1~3min 若血小板数量较少,则出血时间延长。 2.分布: 白种人: Rh(+)85%;Rh(-)15% 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 Rh(+)99%:Rh(-)1% * 3.Rh血型的特点 ⑴ Rh抗体:人血液中不存在抗Rh的 天然抗体。 ①当Rh(-)血型者第一次接受Rh(+)血液后,不产生免疫反应,但可刺激机体产生抗Rh抗体。 ②当Rh(-)血型者第二次接受Rh(+) 血液后,可能产生免疫反应。 * 4.Rh血型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给患者反复输血时,即使是输入同一供血者的血液,也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 (三)输血及其原则 1、输血原则: (1)准备输血时先鉴定供血者与受血 者血型 (2)血型相符的,输血前也应该作交叉 配血检验(因ABO血型系统中有少见的亚型) * (3)反复输血的受血者还要检测供血 者与受血者Rh血型 (4)不同血型间输血(如将O型血输给其 他血型的人)只在紧急情况下进 行,但要注意输血量、速度及接受 者的反应 * 2.输血关系: O O A A AB AB B B 输血时,主要考虑 给血者的RBC能否被受血者的血清所 凝集。 * * * 三、血小板 platelet, thrombocyte (一)数量 正常值:(100-300)×109/L 若 50 ×109/L有出血倾向 * (二)生理特性 1、粘附 血小板可粘附于损伤的血管内膜胶原纤 维上。 2、聚集 血小板之间相互粘着的现象。 * 3、释放 血小板被激活后,主动外排生物活性物质 的现象。这些物质都有利于血小板聚集。 致密体排出: ADP,ATP,5-HT,Ca2+; ?-颗粒排出: ?-血小板巨球蛋白,组胺,血小板 因子,纤维蛋白原等。 凡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多数能引起血小板释放反应。 * 4、收缩 与血小板收缩蛋白有关。 由于血小板的收缩,可使血凝块收紧,有助于止血。 5、吸附 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 如果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就会粘附、聚集于受损血管处,吸附凝血因子,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血液凝固和生理止血。 * (三)血小板功能 ⑴ 参与生理性止血全过程 ⑵ 促进凝血 为多种凝血因子激活和发挥作用提供血小板磷脂表面 ⑶ 维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 当内皮细胞脱落时,血小板及时进行填补,使毛细血管壁得以修复。 *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 (p184) 生理性止血: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流出,经一段时间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 生理性止血是由血管、血小板和血浆中凝血因子协同作用实现的,是机体重要防御机制之一。 *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受损血管收缩 ⑴损伤刺激血管反射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