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焙烧工艺学1
焙烧工艺学青年进修学院讲义 任课教师:穆永平 焙烧工艺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 焙烧工艺概述 第二章 填充料 第三章 焙烧调温 第四章 焙烧装出炉 第五章 复习题 第一章 焙烧工艺概述 第一节 焙烧机理 第二节 焙烧曲线 第三节 焙烧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焙烧机理 一、焙烧的概念和机理 1 焙烧的概念:焙烧是把压型后的生制品装在焙烧炉内、保护介质(填充料)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按规定的升温速度进行间接加热,使生制品内的黏结剂焦化,并与骨料颗粒固结成一体的热处理过程。 2 焙烧的机理: 炭素生产用的黏结剂一般为煤沥青,是一种由多种多环和杂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少量高分子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生制品中的骨料已经过1300℃左右的高温煅烧,所以焙烧的过程主要就是黏结剂煤沥青焦化形成沥青焦的过程。 二、焙烧目的 焙烧的主要目的是使黏结剂成为沥青焦,把骨料颗粒结成一个整体,获得最大的残炭量,使制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具体物理化学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排除挥发分 2、降低比电阻,提高导电性能 3、固定几何形状 4、黏结剂焦化 5、提高各项物理化学性能 6、焙烧过程中制品理化指标的变化(如下表) 三、焙烧过程的四个不同阶段 1、低温预热阶段 明火温度350℃时,制品温度在200℃左右,黏结剂软化,制品成塑性状态,这段的升温速度要快一些。 2、挥发分大量排除,黏结剂焦化阶段 明火温度在350℃—800℃之间,制品本身温度在200℃—700℃之间,黏结剂开始分解,挥发分大量排除。450℃—500℃时黏结剂焦化成沥青焦。此阶段必须均匀缓慢的升温。 3、高温烧结阶段 明火温度达到800℃—1200℃,制品本身温度达到700℃以上,黏结焦化过程基本结束。此阶段升温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一些,当达到最高温度后保温15—20小时,这是为了缩小焙烧炉内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温差。 4、冷却阶段 冷却过程温度下降太快,会引起产品内外收缩不均产生裂纹废品,也会对焙烧炉炉体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冷却降温速度控制在50℃/h为宜,到800℃以下可使其自然冷却,一般到400℃以下方可出炉。 第二节 焙烧曲线 一、焙烧曲线制定的依据 1、根据制品在焙烧过程中各温度阶段的不同物理化学变化制定曲线 2、根据制品的种类和规格制定曲线 3、根据焙烧炉炉型结构及尺寸制定曲线 4、根据制品的成型方式制定焙烧曲线 5、根据使用填充料种类不同制定焙烧曲线 6、根据原料煅烧程度、制品搭配、炉体运行状况制定曲线 二、常用焙烧曲线 1、带盖环式焙烧炉常用的焙烧曲线一般为280小时、300小时、320小时、360小时,以最常见的320小时、360小时焙烧曲线为例。,如表1-2-1、1-2-2。 2、车底式炉焙烧曲线举例,如表1-2-3、表1-2-4。 表1-2-1带盖环式焙烧炉320小时9室运行焙烧曲线 表1-2-2带盖环式焙烧炉360小时9室运行焙烧曲线 表1-2-3 车底式炉一次焙烧曲线举例 表1-2-4 车底式炉二次焙烧曲线举例 三、带盖环式焙烧炉曲线变更 在正常生产中,由于焙烧的制品规格和种类不同,经常将短曲线变为长曲线,或将长曲线变为短曲线。为了在改变曲线的过程中不影响制品的焙烧质量,要确定一合理的曲线过度方法。 1、焙烧曲线由长改短的方法 假如400小时/8室运转曲线已上盖至1#炉,第二与第一炉室的上盖间隔计算方法如下: 两个曲线上盖间隔差:(400÷8)-(360÷8)=5h 在360小时/8室运转上2#盖时间间隔再加上第二至第五炉室这4个炉室的时间差即为上2#炉室与1#炉室的时间差: (360÷8)+4×[(400÷8)-(360÷8)]=65h 上3# 、4#、5#炉室盖的时间间隔为:360÷8=45h 6#炉改为320小时/8室运转,6# 与5#炉室上盖时间差: (320÷8)+4×[(360÷8)-(320÷8)]=60h 从此改为320小时/8室运转。 2、焙烧曲线由短改长的方法 例如由320小时/8室运转改为400小时/8室运转,这两个曲线差80小时,若直接由320小时/8室运转改为400小时/8室运转,长曲线相对短曲线拖后上盖,在实际生产中易出现废气温度过高现象,会导致烟道着火并危及电除尘装置;另外,即使采用320小时/8室温度走下限,400小时/8室温度走上限的方法,调温工不易调整,所以实际生产中一般也采用过渡曲线的方法,即用360小时/8室运转曲线过渡的方法。 例如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用纸质空气滤清器设计.pdf
- 汽车电工说课11.ppt
- 汽车类简历.doc
- 汽车调研计划书.doc
- 沈阳地区施工(建设)单位归档材料内容表.doc
- 沈阳好吃去处.doc
- 沃尔玛企业文化韩语版.ppt
- 沈阳市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工程投药系统的设计.pdf
- 沉香分类1-倒架.doc
- 江西安义11自然村平均人口不到8口人 有村庄仅剩一人.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