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应根植于学生发展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成长应根植于学生发展上

教师成长应根植于学生发展上   杜郎口,鲁西平原上一个偏僻寂寞的小镇,2006年却成了山东乃至全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各地的参观者纷至沓来,甚至有的活学活用,竟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杜郎口的教育改革者们究竟采取了什么样的动作,他们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呢? 我觉得,杜郎口教育改革成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真正地解放学生! 以人为本,解放学生!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些话我们喊了很多年,新的教育理念我们也学习了很多年,可为什么当一个偏僻的小镇中学将这种理念付诸实践的时候,会在全国引起这样大的反响?因为,真正这样做的太少了!几年来,在教育改革中,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却依然自觉不自觉地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者,不乏其人,一边喊着“解放学生”,一边却独占讲台,在学生睡眼迷离的目光中留下一道又一道做了多少遍的习题者,趋之也众。然而效果如何呢?只能换来学生的疲惫不堪和学习兴趣的严重丧失! “在教师安排下,学生时而在黑板上板书、演算,时而聚在黑板前听同学讲解、表演,时而在座位上自习、研讨……他们的身体很自由,或站,或坐,或蹲,或倚,或不声不响,或大喊大叫……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步伐移动,都因学习而发,都为学习而发……”这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在这样自主自由的学习中,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潜能也得到了极大发挥,学校升学率也由全县倒数跃居为前三名 杜郎口的成功不是因为教师具有过高的业务素质,也并非因为接受过名师的指点,最关键的是他们把“关注生命”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的成长根植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或许,杜郎口的老师说不出几个知名教育专家的名字,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实践着专家所倡导的新理念,或许,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不是很高,没有发表过几篇高层次的论文,但他们的所做所为却能让孩子们获益终生! 曾经听过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师的成长经验报告。这位老师非常善于学习,发表过不少文章,经常上网浏览教育网站,说起名师的名字如数家珍,不由人暗暗佩服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可当他毫无愧怍地说起他所在的小学周六照常上课,甚至周日也经常加班加点时,我困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成长的源泉在哪儿?目的是什么?是应该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的吗? 忽然记起于永正老师。曾经无数次听过于老师的课,于老师课上得好已无无需赘述,但有一个细节永远鲜活在我的脑海:课堂上,于老师在板书,为了不使自己的身体挡住孩子们的视线,他身体半蹲,两腿弯曲,花白的头一再低下去,低下去……还有以情境教育著名的李吉林老师,每次学习课文前,她都要预先练读至少三遍,学生们经常看到操场上李老师手持课本边走边朗诵的身影 他们是名师,真正的名师,但他们一直在做着,为学生做着,实实在在地做着,点点滴滴地做着,几十年如一日,从无倦怠,毫不松懈,因为他们知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教育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也从未放弃学习,孜孜不倦地学习,但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了学习成长的重要,读书、写随笔、发表文章,成了很多老师的“课外作业”,还有的老师建了博客,经常上网与知名教师交流,期望能找到一条迅速“成长”的捷径,本来这是好事,但如果我们将精力全部投放在这些事情上,对学生不闻不问,甚至有老师以此做为“成长”的工具,进而有沽名钓誉之嫌的,那就有悖于教师称号了,即使再有名,也不会成为名师的,因为名师从来不如此 当然,教师离不开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读书是老师成长的关键。但教师的读书成长必须是根植于学生发展的,否则,对学生来说,毫无意义,甚至适得其反! 还是回到杜郎口中学,在收获了改革之初的硕果后,我想他们绝不会沾沾自喜。他们感受到的是更大的压力,是教师专业化水平难以应对学生能力迅速提高的压力,因此,他们更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更先进的教育理论,阅读多方面的书籍,为的只是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翠枝,女,汉族,大学文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8年,担任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曾获市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1999年,被评为县十佳青年知识分子,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东营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所写教育教学论文、随笔等多篇在省市比赛中获奖,并有多篇在《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现代教育导报》、《实践新课程》等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教育局教研室任职。) 责编 郑永田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