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提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代文学提要

中国古代文学 第六编 元代文学 二、元代的历史与文学的定位 由于元蒙对世界史的巨大影响,今天,元史已经成了世界性的显学。元代用汉语写作的文坛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文坛。元代文明、文化,进而说到文学,在元代疆空前扩张的同时,也得到了的传播、交流。元代文学家的籍贯中出现了白野、北庭、高昌、龟兹等地域,同时以康里、大食为姓的作家也比比皆是(康里是乌拉尔河到咸海东北这一段地区),而大食则是阿拉伯半岛伊朗、伊拉克等地。 其具体的表现有二: 一是衬字减少;最典型如张可久,其散曲中的同调之作均格式完全一致,从句式到用韵,极少变化,可看出他在有意识地使散曲工整化、严谨化。 一是对仗工巧。 元 代 的 散 曲 书会才人 关汉卿、王和卿 放诞不羁的精神风貌 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追求个性自由的生命意识 平民/胥吏 白朴、马致远 向往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 多叹世归隐之作 达官显宦 卢挚、姚燧 表现传统士大夫的思想情趣 前期一二三四——一 三0八 后期一三0八——一三六八 创作主体多是南方人或移居南方的北方人 散曲题材内容拓展,确立了诗词曲鼎足而立的局面 哀婉蕴藉的感伤情调渐成主流 追求音律的严谨对仗的工稳等追求形式美的倾向 特 征 代 表 作 家 张可久《小山乐府》 多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额向往 少量愤世之作。 乔吉 与张可久合称“曲中李杜” 雅正婉丽,清润华美 张养浩、睢景臣、刘时中 第三章:元代杂剧 第一节 元杂剧的沿革与体制 一、元代戏剧繁盛的原因 1、元代政治的影响 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政府中军政大权,由蒙古人独揽。所以在元朝,民族对立的情绪始终未见缓和,加上元朝后期,元代社会吏治腐败,社会一直激烈动荡。元杂剧许多素材就是来至于社会现实,所以有不少作品写了贪官污吏,权豪势要对人民的压迫,不少作品透露出愤激昂扬的情绪。 2、经济发展的推动戏剧演出的社会化与商业化 元代商业经济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城市人口集中,为了满足市民群众,戏曲艺术,在勾栏瓦肆中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元代经济的发展,一些商业性活动场所也迅速发达起来。 也正是这些商业化的活动促使了戏剧演出的兴盛,也就相应地促使戏剧创作的繁荣。 3、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因素 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古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忽必烈制定的纲领是:“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元史·世祖本纪》)他要求继承蒙古族的祖宗成法,采取中原王朝的仪文制度,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这其间有南北的融合,东西的融合。 4、科举废辍 著名戏曲评论家王国维先生曾说过“科举中断,杂剧大兴”。科举“中断”不仅是元杂剧繁盛的原因,也是说话艺术繁盛的原因。 科举是左右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科举的关系,诗文一直奉为文学正统,蒙族入主中原时科举曾一度被废除,直至延祐,才重新恢复,这期间,叙事文学如巨石重压下的树苗,迅猛地成长起来,成为繁盛的态势,而成为参天大树。 5、元代统治者的喜爱和重视 元代统治者喜爱叙事文学杂剧和说话这两种文学,甚至在战争中也带着戏班子。前面是炮火连天的战场,后面设置戏剧舞台,战斗一结束,演出就开始,元统治者对叙事文学的喜爱,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 * * * 谢皓概 说? ? 一、元代文学的社会历史基础 元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政权。从至元16年(1279年)忽必烈把江南纳入了元朝版图起,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明所取代, 元朝立国时间并不长久,共传了九位君主,统一中国也不足九十年。 1.民族对立情绪 因异族入侵,江山易代而产生的激愤情绪,较之其前的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得多。当然“九儒十丐”的说法是不足信的。仅儒学地位的衰微,便让许多读书人感到不满。更不要说元代的一些民族歧视政策了。 伯颜,在两点上他是中国历史之最:一是七朝元老;二是兼职无数。元朝立国只有九代,伯颜就柄持了七朝的大政;历来达官显宦身兼数职并不罕见,但伯颜官职的全称不加标点居然长达246个汉字。后来,元顺帝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其流放岭南,途中死于江西荐福寺。 2.多民族杂居,民族文化的融合 3.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元朝统治者以功利诱天下 4.理学的地位与科举的兴废 士人分化 5、开放的社会风气。 一者在元代,妇女有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在《青楼集》有许多蒙古人、色目人娶艺妓为妻的记载。 第二是元是自汉代以来惟一一个未明确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基础的统一王朝,也是惟一一个没有文字狱的统一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