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1
雷雳,伍亚娜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9 )
E-mail :dr.leili@
摘 要:青少年期同伴群体的支持逐渐超过了父母的影响。青少年期同伴依恋在青少年认知、
情感、人格以及行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拥有亲密的同伴关系的青少年
出现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更小,并拥有更健康的青少年期适应能力。该研究对405
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青少年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 同伴沟通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信息、娱乐和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且都达到显著性水
平;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娱乐和社交服务使用偏好间接预测PIU 。(2) 青少年与同伴的疏离程
度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IU 。
关键词:同伴依恋,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青少年
1. 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青少年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正处
于生理成熟和心理转型期的青少年正成为互联网用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成为青少年
获取信息、结交朋友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但是,青少年在享受互联网给自己的生活和学
习带来无限快乐和便捷的同时,也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巨大的冲击,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日趋
凸现。
相关研究表明个体的某些心理行为变量有可能使青少年更容易卷入“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如神经质人格(雷雳、杨洋和柳铭心,2006) 、孤独和抑
郁等消极情绪(Davis,2001 ;Morahan-Martin Schumacher ,2003) 、缺乏社交能力及社会支
持(Griffiths, 1996 ;Turkle, 1995)等。互联网研究既要考虑用户的个体心理特征,也要考虑互
联网服务内容的具体特点。不同心理特征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对某种互联网服务内容产生偏
好,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内容的偏好也可能反映个体不同的心理特征。
同伴在青少年期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认知、情感、人格以及行为的健康发展
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与同伴的亲密性在青少年期呈稳定上升的趋势
(Buhrmester, 1996 )。青少年更多地从同伴那里寻求支持和帮助,更多地依靠他们获得价
值肯定和亲密感。同伴依恋能够减少青少年时期出现的急剧变化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促进安
全感的发展。同伴是青少年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亲密感的重要来源。亲密
的同伴友谊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有积极影响(Muuss Porton, 1998) 。认为自己的同
伴是支持性的青少年报告与学校有关的问题和心理问题较少,对自己的同伴社会接受性更有
自信,孤独感更少(Bagwell, Newcomb, Bukowski, 1998) 。相反,有研究发现近三分之一的
拒绝型的青少年认为同伴比失职的父母更重要(Freeman Brown,2001) 。缺少亲密朋友的
1本课题得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FA06097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8002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SZ200610028006)、北京市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习与认知)的资助。
- 1 -
青少年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更容易沮丧、焦虑,自尊水平也相对较低(Buhrmester, 1990 )。
Selnow (1984)用“ 电子朋友” 的概念来描述把录像游戏当作同伴。1997年Griffiths把这个
概念延伸到互联网使用者,说明青少年会把互联网当作朋友,也会把互联网当作扩大交友范
围的重要手段。同伴依恋关系差的青少年有可能把互联网当作自己的朋友,也可能依赖互联
网结交更多的朋友,来缓解现实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压力和困惑,更有可能因为过度的互联
网使用而影响其生活和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CMD_3人格障碍筛查问卷信_效度检验.pdf
- 论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pdf
- 最新预测!雅思口语复习必看.pdf
- 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pdf
- 基尔大学金融管理硕士申请.pdf
-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研究.pdf
- 角色行为_人力资源体系与心理契约调节效应.pdf
- BEC-2 词汇.pdf
- 2.鼻音计说明.pdf
- 融资约束与出口密度--基于我国工业行业异质性的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