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概论doc.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概论doc

(2)用于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直接用于基因的诊断和治疗。目前用基因诊断方法已经能够检测出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许多种病毒。 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恶性肿瘤、艾滋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也都可以被人类征服 3 基因工程与农业、食品工业 (1)培育高产、优质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微生物新品种 (2)培育各种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种 (3)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 21个种植生物技术作物的国家包括11个发展中国家和10个工业化国家。按种植面积的大小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中国、巴拉圭、印度、南非、乌拉圭、澳大利亚、墨西哥、罗马尼亚、菲律宾、西班牙、哥伦比亚、伊朗、洪都拉斯、葡萄牙、德国、法国和捷克共和国。 2005 年,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和中国仍是全球主要的生物技术作物种植国。美国种植的4980 万公顷生物技术作物(占此类作物全球种植面积的55%)中,大约有20%为包含2 种或3 种基因的混合基因产品。 Bt 大豆仍是2005 年的主要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达5440 万公顷(占生物技术作物全球种植面积的60%),其后为玉米(2120 万公顷,24%)、棉花(980 万公顷,11%)和油菜(460 万公顷,5%)。 2005 年,生物技术作物全球种植面积达9000 万公顷,其中耐除草剂的大豆、玉米和油菜占71%(6370 万公顷);Bt 作物占18%(1620 万公顷),混合基因作物占11%(1010 万公顷)。混合基因作物是2004 和2005 年间发展最快的,增长率达49%,而耐除草剂的增长率为9%,抗虫性的增长率为4%。 2005 年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巴西,初步预测的增加值为440 万公顷(2004 年为500万公顷,2005 年为940 万公顷),其后为美国(220 万公顷)、阿根廷(90 万公顷)和印度(80 万公顷)。印度的年度增长比率是最快的,几乎增长了3 倍,从2004 年的50万公顷增长到2005 年的130 万公顷。 2004 年伊朗正式推广Bt 水稻。随后,几百名农民于2005 年在伊朗种植了大约4 千公顷的Bt 水稻,拉开了伊朗商业种植Bt 水稻的序幕,并且为2006 年Bt 水稻的全面商业种植生产种子。 2007年美国加州文特里亚生物科学公司(Ventria Bioscience)将人类的基因加入水稻DNA,培育出含有三种人体蛋白质乳铁素(lactoferrin)、溶菌素(lysozyme)与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的水稻,计画今年春天起在堪萨斯州吉瑞郡种植三千两百英亩(约一千三百公顷),收成的稻米将掺入优酪乳、果仁燕麦棒之类的食品,乳铁素与溶菌素见於人体的母乳与唾液,有助於缓解儿童严重腹泻;血清白蛋白也有广泛的医疗用途。 4 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1)环境监测 (2)被污染环境的净化 (3)生物能源:由于不断发展的乙醇工业对于玉米的需求不断飙升 (3)重组体的转化 将重组体(载体)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中 (4)克隆鉴定 挑选转化成功的细胞克隆(含有目的基因) (5)目的基因表达 使导入寄主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出我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第五节 基因工程的安全性 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公布了“重组DNA研究准则” 在实验室安全防护方面,明确规定了物理防护和生物防护两个方面的统一标准。物理防护为P1——P4四个等级,生物防护则分为EK1——EK3三个不同的等级 1.实验室的物理安全 P1——P4是关于基因工程实验室物理安全防护上的装备规定。P1级实验室为一般的装备良好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 P2级实验室,在P1级实验室的基础上,还需装备负压的安全操作柜; P3级实验室,即全负压的实验室,同时还要装备安全操作柜; P4级实验室是具有最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实验室,要求建设专用的实验大楼,周围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留有一定距离的隔离带,细菌操作带手套进行,以及使用其他必要的隔离装置,使研究者不会直接同细菌接触。 P=Protect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生物防护方面,EK1——EK3级是专门针对大肠杆菌而规定的安全防护标准。它是依据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率为前提制定的。EK1级大肠杆菌菌株,在自然环境中一般都要死亡。而符合2-3级标准的大肠杆菌菌株,在自然环境中则是无法存活的。 第一个安全的大肠杆菌是K12菌株,由于不适用于操作,目前广泛应用的是K12的派生菌株。 3.载体的安全 应该是失去了自我迁移的能力 ,不会自动从“安全”的菌株转移到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