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石墨烯改.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组-石墨烯改

石墨烯 第一小组 内容 1.石墨烯的结构 石墨烯指单层石墨层片,仅有一个原子厚。 Sp2杂化的碳原子紧密排列为蜂窝状晶体结构,每个六边形可以看成一个苯环。 每个晶格内有三个 键,连接牢固 垂直于晶面的 键对导电性起很大作用。 厚度仅为0.35nm 结构稳定,受外力时能发生弯曲变形。 1.石墨烯的结构 为有限结构,以纳米级条带的形式存在,电荷在横向移动时会产生能量势垒,随条带宽度减小而增大。 根据边缘碳链不同可以分为“锯齿形”和“扶手椅型”。 Company Logo 2.石墨烯的发现 1.碳的同素异形体: 碳以不同的杂化方式(sp、sp2、sp3)构成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晶体结构。 1985年——C60等富勒烯被发现 1991年——碳纳米管 2004年——石墨烯由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发现。 2.石墨烯的发现 1934年,朗道(L.D.Landau)和佩尔斯(R.E.Peierls)认为,石墨烯是理论上的结构,不会实际存在: 1.热力学不稳定性 2.表面起伏会破坏二维晶体生长 1947年,菲利普·华莱士(Philip Wallace)开始研究石墨烯的电子结构。 2.石墨烯的发现 1956年,麦克鲁(J.W.McClure)推导出了相应的波函数方程。 1960年,林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诺贝尔化学奖、和平奖得主)质疑石墨烯的导电性。 1966年,大卫•莫明(David Mermin)和赫伯特•瓦格纳(Herbert Wagner)提出Mermin-Wagner理论,指出表面起伏会破坏二维晶体的长程有序。石墨烯再次被论证不会实际存在。 1984年,谢米诺夫(G.W.Semenoff)得出与波函数方程类似的狄拉克方程。 1987年,穆拉斯(S.Mouras)才首次使用“graphene”这个名称来指代单层石墨片(石墨烯)。 后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罗德尼•鲁夫(Rodney Rouff)曾尝试着将石墨在硅片上摩擦,并深信采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可获得单层石墨烯,但很可惜他当时并没有对产物的厚度做进一步检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菲利普•金(Philip Kim)也利用石墨制作了一个“纳米铅笔”,在一个表面上画写,并得到了石墨薄片,层数最低可达10层。 2.石墨烯的发现 2004年,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石墨烯的第一篇文章,介绍了石墨烯的获取方法及其场效应特性检测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所采用的“微机械剥离法“的关键之处竟然是用最普通的胶带在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反复剥离,最终获得石墨烯。 2005年,在Nature杂志上,盖姆等人和菲利普·金小组同时证明单层石墨烯具有同理论相符的电子特性。 3.石墨烯的性质 1.超轻材料,密度为0.77mg/m2 2.优异的光学性能,对可见光透过率为97.7% 3.电导率良好,可达10^6 S/m,可通过化学改性进行控制。 4.优异的力学热学特性: 已知强度硬度最高的晶体结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为125GPa和1.1TPa。 热导率为5000W/(m*K),为铜的10倍多。 5.比表面积可达2630m2/g。 4.石墨烯的制备 1.制备步骤 其基本思路是将固相剥离的概念应用于液相,起始原料为石墨。此方法成本低,周期短,产量大,常被应用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一、氧化还原法(液相法) 4.石墨烯的制备 2、 氧化石墨烯制备 目前常用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一、氧化还原法 这3种方法的原理均为先采用强酸处理石墨,待形成石墨层间化合物(膨胀石墨)后,再加入强氧化剂。其中,产物的氧化程度可以通过反应时问调节控制,可以通过产物中C、O原子比进行衡量。但是前两种方法会产生ClO2、NO2等气体,且反应时间长,所以Hummer法应用最广泛。 4.石墨烯的制备 3、 氧化石墨烯的还原 还原石墨烯的常有方法主要有三类 一、氧化还原法 第一类:使用还原剂在高温或者高压条件下,直接还原氧化石墨烯; 第二类:直接将石墨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200°C以上)还原; 第三类:利用催化剂在光照或高温条件下还原。 4.石墨烯的制备 碳化硅外延生长法是近几年重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具有产物 质量高、生长面积大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加热单晶SiC,使SiC热解碳硅间共价键断开碳原子析出或硅原子升华,然后对基板退火,碳原子在衬底表面析出重新排列形成石墨烯。 在单晶4H或6H-SiC的特定晶面上热解脱除Si来制取石墨烯,将样品的表面进行氧化或氢气蚀刻后,在超低压高真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