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蒙古族文学艺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蒙古族文学艺术

蒙古四胡 除马头琴外蒙古地区还流行着一种形制独特、音色浑厚深沉,富有草原韵味的四弦乐器,这就是四胡。 四胡历史悠久,它源于我国北方奚部的奚琴。13世纪后,四胡已在蒙古族地区流传。 蒙古四胡有高音、中音和低音四胡3种。现在高音四胡统一形制为用红木、紫檀木等硬木制作,琴杆长80厘米,琴头平顶,琴筒长14厘米,前口蒙蟒皮或薄牛皮,面径9厘米,张4条钢丝弦,细竹系两束马尾为弓。高音和中音四胡,音色清脆、明亮、圆润,主要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演奏技巧丰富。 低音四胡又称好来宝四胡,主要用于说唱“好来宝”和演唱“乌力格尔”伴奏。低音四胡发音圆润优美,音色浑厚深沉。2006年,蒙古四胡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节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古族舞蹈热情奔放、刚健,同时又细腻含蓄,伸展稳定,以优美挺拔见长,更以诙谐、爽朗明快、憨厚闻名中外,性格多样化,表现力极为丰富。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礼、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草原广袤的气势和牧民宽广的胸怀,以及纯朴、热情、豪放的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安代舞 安代舞的一个特点是手的动作突出,基本动作是“踏地甩巾”,舞蹈者右手执彩绸一方,挥之按节拍,与足踏地之声相应,踏着舞曲边唱边跳,尽情欢舞。安代舞的发展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努力,逐渐由民间艺术发展到了舞台艺术的黄金时代。 传统安代以唱为主,伴以舞蹈动作。从前唱安代有大安代和小安代之别,小安代只是几个人在室内唱,大安代在室外唱,多至几百人参加。现在的安代舞逐渐发展成为以舞蹈为主,舞蹈动作也由三四个发展到几十个。可一人拿起手绢自跳,也可以几十人、上百人,一呼百应,甩巾欢跳。当众多的人跳安代舞的时候,舞者双手各持一方巾挥舞,由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边歌边舞。 安代舞是蒙古族集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载歌载舞,简单易学,唱词随跳随编,朴实、红火,富有感染力,男女老少均可下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有时跳舞者的情绪越跳越高,大圈变成若干小圈,跳得汗水淋漓,唱得嗓音嘶哑,安代舞便接近尾声了。 如今,安代舞已成为内蒙古十分普及的健身舞蹈,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代舞”作为蒙古族的传统舞蹈,它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传很早以前,在郭尔罗斯的地方,有一对老玛拉沁夫妻,一生只生养了一个女儿,爱如掌上明珠。但其女久病不愈。偶有一次,遇一老者指点说:“在西南方向,有一神医,能治好你女儿的病,你们赶快去找吧。”?老夫妻俩听完了后,满心欢喜,便牵着牛,套上勒勒车,拉着自己的病女儿,向西南方向赶去。当把牛车赶到库伦旗的地方,车轴突然折断,不能前行。老夫妻俩焦急万分,无奈之下,便绕车边歌边舞,向苍天祈祷。这样,感动了前来围观的人群,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共同涌进老夫妻行列,应声齐歌共舞。病女听到歌声,看到舞姿,受到了安慰,忽然抬头起身,病愈了,也加入了歌舞的队伍。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皆仿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取名“安代”。从此,人们将这种舞称为“敖恩代”舞,蒙语意为抬头起身舞。随着岁月的步伐,“敖恩代”舞,按它的谐音叫成了“安代”舞。 安代的真正源头,起源于蒙古萨满教的一个支系——“查干额勒”,从查干额勒生殖崇拜的舞蹈动作演变而来。最初是用来祛病禳灾、祈求吉祥的宗教舞,后来逐渐演变为表情达意的民间舞蹈。安代,蒙古语“抬头”的意思,最早源于治病。现代学者考证:蒙古人自古认为部落是血亲部族的联盟,民族内部彼此不能结婚。男婚女嫁都要到其他部落去。游牧社会人烟稀少,部落与部落相距遥远,所以女儿出嫁后,常常许多年不能见上一面。再加上旧封建婚姻盛行,男女婚姻多不幸福。少女、少妇得癔病是常有的事。旧时相传,安代是个兴奋、狂欢的精灵,它喜欢歌舞,得了这种病唱唱“安代”就会好的。于是青年男女得了病,要请萨满跳安代。解放后,又经民间艺人的挖掘、整理、创造,剔除封建迷信部分,安代舞已变成健康向上的民族艺术奇葩。随着岁月的流逝,安代舞成了蒙古族人民欢庆胜利的舞蹈。以后,安代舞又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重大节日或群众集会中采用,并广为流传。 第五节 蒙古族说唱艺术 好力宝和乌力格尔 好力宝,又作“好来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 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是蒙古族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