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宁汤对成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与作用机制初探论文
引 言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抗生素使用以
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Bartlett 将其解释为:伴随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
[1]
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 。AAD 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大便性状以稀水样为
主,也可为糊状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可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发热、恶
心,偶见呕吐,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巨结肠、肠麻痹甚至肠穿孔等一系
列严重并发症。目前,国内专家基本达成共识,将AAD分为两大类,即抗生素相关菌
[2]
群失调性腹泻和假膜性肠炎 。
WHO的调查报告称,住院患者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在国外为30%,而在我国,
这一比率为80%,新生儿住院抗生素使用率高达100%[2]。由于抗生素的滥用,AAD作
为其不良反应的突出表现之一,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该课
[3]
题的研究。AAD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其发病率一般为5%~25% , 与所应用
抗生素的种类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对AAD的治疗现状不理想,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
情,但复发率高,长期预后不满意。
依据中医理论,抗生素为苦寒泻火之品,使阳气直折。患者因年迈,或因久病及
肾,或因先天不足肾阳本虚,应用抗生素,使虚者更虚,命门火衰不暖中土,脾阳亏
虚,运化无权,清气下陷,水湿与药毒、阴寒之邪壅滞肠中,顽而不化,导致大肠传
导失司,发为泄泻。
对于AAD的治疗,西医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停用抗生素或改用致病菌对敏感的窄谱
抗生素;直接或间接应用益生菌。止泻药因涉及病因待诊等问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现代医学对AAD的治疗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统一确切,而中医药治疗,尤其是中
医复方汤剂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用药等诸多特点,使中医治愈
AAD、加快病人一般情况的恢复成为可能,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医学界同仁的关注。
本研究拟用导师的临证常用方--肠宁汤治疗成人AAD (主要针对抗生素相关菌群
失调性腹泻),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成人AAD的治
疗提供探索性研究。
1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 2010 年 9 月至 2011 年 11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
患者 90 名,均符合 AAD 及中医泄泻脾肾阳虚证的诊断标准,而且近期未曾服用微生
态制剂,年龄≥18 岁,男女不限,能遵循本研究的用药方法,所有患者入选前均签
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4]
AAD的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的抗菌药物
相关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制定:
接受抗生素类药物治疗2个月内或住院72 h后发生腹泻,可伴大便性状改变如
水样便、糊状便、粘液便,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1)发热≥37.5℃。
(2)腹痛或腹部不适,可伴压痛或反跳痛。
(3)周围血白细胞升高。
(4)大便涂片有霉菌。
1.2.2 中医诊断及证候分类标准
1.2.2.1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1989年南昌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腹泻中西医结合
诊断、辩证和疗效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腹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的标准修订)
泄泻诊断标准:
(1)大便≥3次/日,粪质清稀,甚如水样;
(2)腹痛,肠鸣,食少,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3)发热,神疲懒言,体倦乏力等全身症状;
上述必须符合(1),余应兼具1~2项方可诊断。
1.2.2.2 脾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沈自尹,《中西医结
合杂志》,1986.6(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