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卷 第5期 克拉玛依学刊 2016年9月
Vol.6No.5 JOURNAL OF KARAMAY Sep.2016
据《乐记》考辨艺术的源流*
——兼论艺术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1 2
李 宁 王传武
(1.长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2.济宁学院,山东曲阜273155)
摘 要: 《乐记》作为中国汉代的一部经典艺术理论文集,对研究我国早期的艺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其关于文艺理论与音
乐歌舞的起源、性质及其对自然、社会以及统治者治国理政方面的作用都有较为系统详尽的论述,在当今文化界也可以称得上
是一部权威著作,对我们研究古代的礼乐制度、艺术文化现象,甚至中国古人的文化意识形态及典乐制度都具有非常大的价
值。鉴于此,试从《乐记》中“礼”和“乐”入手,考辨艺术的起源,并从中窥探艺术对于自然的深刻诠释及艺术对社会思潮、政治文
化的反映。
关键词: 《乐记》;艺术的起源;自然;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6.05.12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李宁,王传武.据《乐记》考辨艺术的源流——兼论艺术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J].克拉玛依学刊,2016
(5)73-76.
概念异同。“礼”和“乐”作为两条主线,以相互对
一、“礼”和“乐”是《乐记》的两条主线
应的形式出现。《乐记》载:“先王之制礼乐:礼节
研究《乐记》,抛开“礼”去研究“乐”是不行
民心、乐和民声”。[1]65-66又“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的。从《乐记》中出现频率上看,“礼”“乐”被反复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
提及,并被作为两个相反相成的概念相对应。据
[1]65-66复说:“礼义立,则贵贱
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统计,这种相反相成的观念有36对,如“礼者为
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由中出,礼自外
异”和“乐者为同”“礼自外作,故文”和“乐由中
出,故静”等。我们认为,“礼”“乐”本身是一种社 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义。大乐必易,大
会制度的主张,具有超越意识形态并在其上建构 礼必简;乐则至无怨,礼则至不争,揖让而治天下
上层建筑的力量。《乐记》中对“礼”和“乐”也没有 者,礼乐之谓也……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
分别定义,而是用一种比较和渐进的手法,阐清其 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礼者殊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学旅行与山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15WB63)的
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6-05-06
作者简介:1.李宁,长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与文化产业;2.王传武,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主任、教授,研究方
向: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开发。
73
◎文化问题研究 克拉玛依学刊 2016年
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 人们的内心活动,这种内心活动是受到外在事物
[1]65-6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归根结底,绘画是艺术家的哲学显现.pdf
-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和美学的认识与评价问题.pdf
- 桂林文化城的诗性抒写与文学现场表达.pdf
- 海德格尔论哲学作为元科学.pdf
- 海派艺术的现代性论辩.pdf
- 寒士文学作家左思壮而不悲的范型特征.pdf
- 海上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pdf
- 汉代诏令的文学特征.pdf
- 汉画像石艺术由装饰性图案到写意性绘画的艺术转型简论.pdf
- 汉末荆州流寓士人学术文化与文学考论.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