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叔英《静学文集》版本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叔英《静学文集》版本考

王叔英《静学文集》版本考   摘 要:《静学文集》是明初浙东文人王叔英的作品集。王叔英於靖难殉节后,文集也遭到禁毁,经后人收集遗稿,刊印成《静学文集》。文集多次刊刻,但旋刻旋毁,流传不广。现存世版本共有五种,刊刻及收录内容存有差异 关键词:王叔英;《静学文集》;版本 作者简介:杨宜师(1991-),女,甘肃兰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2 王叔英名原采,字叔英,以字行,别号静学,台州黄岩人,其作品秉承了明初浙东文学经世致用的特征。《黄岩县志》言“《简明目录》云其文规?聿?黎稍失之拘而特为谨严”[1]、《明史》记 “(《与方正学书书》)深言井田不可行,其通达政体远在孝孺之上。”[2]对于王叔英文集的发现及讨论,对浙东文学群体研究有补益作用 一、《静学文集》编纂与刊刻 王叔英文集称《静学文集》,又称《静学斋文集》或《静学斋稿》,据林佑《静学文集原序》判断文集应成书于洪武年间。永乐时文集一度遭到禁毁,现可见的作品多是由杨士奇保存、经成化同邑谢省首次刊刻流传,同时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杨士奇“常欲纂集叔英之文,求无完本,深悼惜之” [3]谢省《静学文集序》记“林先生所序之文,弃散不存,此则十之一二”[4]可知《静学文集》不是王叔英作品的全集 《静学文集》多次付梓,明清两代共刊刻六次,民国时期刊刻一次,文集作品数目也在刊刻过程中不断辑补。文集初刻于明成化壬辰年(1472),二卷本,谢省募辑文章刊刻并为之序,徐孚为《跋》,谢铎《赤城新志》记 “《静学文集》有版刻”[5]即指此本。二刻于明万历丙子年(1576),二卷本,由当时太平县事翁仲益主持刊刻,补加《汉阳祈雨文》三首、黄绾《王静学先生传》。三刻于清康熙乙酉年(1705),二卷本,郭镇邦主持刊刻。四刻于清嘉庆甲子年(1804),二卷本,由同邑项调阳及裔孙王秉乾、王国永主持刊刻,文集增加《利害策》及?t谒诗。五刻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卷本,由广东顺德龙裕光主持刊刻。六刻于宣统庚戌年(1910),刊刻情况没有详细记载,只可从刘承干《书静学王先生文集后》“是集凡五刻,一明成化壬辰,一万历丙子,一国朝康熙乙酉,一嘉庆甲子,一宣统庚戌”得知刊刻时间。七刻于民国七年(1920),三卷本,由吴兴刘承干主持刊刻 二、《静学文集》流传及版本 兹根据藏书目录与题记可知《静学文集》通行本有一卷、二卷和三卷本。另有五卷本及六卷本流传记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中记“静嘉堂秘籍志有钞本,并载光绪王?卑稀?今复据《赤城论谏录》补《资治策》八首,并序一首,厘为三卷,附序跋、传记等十六首,并?t谒诗七首,为首末二卷,计共五卷”[6],《善本书室藏书志》记“又闻胡心耘有旧钞本六卷,附录一卷,乱后不知书在人间否?” [7]今存世的《静学文集》版本有五种,版本简示信息如下: (一)四库全书本 一卷本,底本为“两淮马裕家藏本”,原本亡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指出一卷本即是万历再刻本[8]。版式:单鱼尾,左右双栏,白口,半叶八行,行二十一字。 缩印本。板心上方题《钦定四库全书》,鱼尾下题《静学文集》及页码。四库本内容仅载序、记二体三十篇。黄绾《本传》中提及的《资治八策》及《与正学书》未曾收录。文集卷首有黄绾《静学文集本传》、林佑《静学文集原序》,卷末有徐孚《书静学文集后》。四库本提要内容中有两处失考的地方:一为以徐孚为徐敬孚,盖《跋》所记“徐孚敬书”?`传,一为以谢省为谢世修,不知世修为谢省字 (二)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二卷本,藏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版式:单鱼尾,左右双栏,白口,半叶九行, 行二十一字。有藏书印:“王氏二十八宿研/斋秘籍之印”、“恭/绰”朱文方印、“遐庵/经眼”白文方印、“玉父”白文长方印。卷首有郭镇邦《王静学先生文集序》、翁仲益《静学文集序》、林佑《静学文集原序》。卷末有谢省跋《静学王先生文集后序》、杨?F跋《书静学王先生文集》。据《螺树山房丛书》本龙裕光注:“谨案静学文集二卷初刻于成化壬辰……三刻于康熙乙酉至庚戌[9]始竣。”[10]庚寅年即康熙四十九年,此本是文集三刻本,也是现存最早的二卷本的完整刻本,未见。据《黄岩县志》记载,可略知此版本信息: 案今所传本乃康熙太平参将郭镇邦所刻,上卷序二十首记十首,下卷杂文三十三首杂诗十四首,首末附序跋、传、状、碑记等十二首,其《与方正学论井田书》已载集中,殆后人所补辑者。[11] (三)清光绪十七年王?背?本 三卷本,藏于南京图书馆,文集有丁丙跋,未见 (四)《螺树山房丛书》本 此本由清广东顺德罗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