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对曹操的评价及文学影响.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s料研hiliaoya究njiu DOh 明代文人对曹操的评价及文学影响 口扬州大学文学院史为恒 摘要在对曹操的评价问题上,明代文人持贬斥态度的居多,并且形成了一股骂曹之风。这种风气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文人普遍 接受以蜀汉为正统的历史观念,作为明代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在这方面发挥了引导性的作用。此风气之于文学上的影响则 主要有两端,首先是出现了像徐渭《狂鼓史》这样露骨骂曹的戏曲之作,其次是毛氏父子在修改《三国演义》时极力强化了“贬曹” 的创作倾向。 5—08—21 关键词明代文人曹操评价文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 曹操是最容易引起广泛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历朝 前人对曹操纵有贬词,但不会指斥其文学成就,而明 历代,褒贬不~,而在那些或褒或贬的评价背后,可以反 代文人竞加以“文奸”的蔑称,贬曹之论,至此极矣。 映出当时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及文人心态。明代是对曹 明代文人对曹操的负面评价,往往以情绪宣泄为 操攻击非常激烈的一个时期,无论士庶,多以“骂曹”为 主,缺乏理性分析与内在逻辑是其重要特征,如张溥《魏 快,前人贬曹,或基于一己之好恶,或带有地缘政治的因 武帝集题辞》末句云:“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 素,但都没有像明代那样成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行为。而 孟德实兼其长,此两人不死,杀孟德有余。”[51z,既然承认 且,明代距汉魏已远,又是大一统的王朝,无论对曹操是 孔融吕布之才智无法与曹操相比:“孟德实兼其长”,且 褒是贬,均没有政治上的迫切需要,所以终明一代,并没 二人又均死于曹操之手,却偏偏得出“此两人不死,杀孟 有出现像唐宋诸朝由最高统治者介入的导向性的官方举 德有余”这样的推断,实在毫无逻辑可言!此外,由于骂 措。换言之,明代文人对曹操的评价往往带有更多的自发 曹已成为当时文人的某种共识,所言所论便常常人云亦 性,能够比较真实地折射出他们的文化心态。 云,以讹传讹,如梦藏道人的《三国演义序》中云“唐李德 林谓曹贼罪百田常,祸千王莽”,此段文字本源自《史通》 毋庸置疑,明代文人对曹操的评价是以负面为主,且 卷七,原文如下: 常常是言辞激烈的谩骂攻击,如《三国演义》中庸愚子序: 隋内史李德林著论称陈寿蜀人,其撰国志,党蜀而抑 “曹瞒虽有远图,而志不在社稷,假忠欺世,卒为身谋,虽得 魏,刊之国史,以为格言。按曹公之创业也,贼杀母后,幽 之,必失之,万古奸贼,仅能逃其不杀而已,固不足论。”111场 逼主上,罪百田常,祸千王莽……而寿评……故典称曹美 《医闾集》卷三:“曹操乃汉之贼臣,后人当直呼名而已,世 而虚说刘非,安有背曹而向刘,疏魏而亲蜀也!夫无文而 之编诗者乃称日魏武帝,何其谬耶。”同书甚至对荀或也 有其说,不亦凭虚亡是者邪?[61ss 一并骂道:“苟或为曹贼作谋一生,至老乃自杀,所谓死有 刘知几的这段叙述显然是在批评李德林无视陈寿 余辜者也。”[2]s9对曹操的切齿之恨,溢于言表。将曹操称为《三国志》“帝魏寇蜀”的原意,空发议论,即所谓“无其文 “曹贼”“奸贼”“汉贼”“奸雄”者,在明代的各种诗文集中 而有其说”,梦序不仅将隋人李德林误作唐人,且张冠李 比比皆是,沈周《石田诗选》卷九“岳王坟上树”:“岳王坟 戴,将刘知几的话错安在李德林的名下,似乎只要是骂曹 上树,武侯庙前柏……一不忘北兵,一不忘曹贼。”131陇李 就好,至于何人所骂为何骂便不去考虑了,而一些明代文 东阳、张凤翼等也都在自己的诗文中使用这样的称谓。 人的浅薄虚妄也可见一斑。 明代文人对曹操的人品论断还波及对其文品的评 明人骂曹,还有通过编排故事、虚构小说来达到丑 判,代表性的有杨慎《升庵诗话》卷一: 化曹操这一目的的。晁氏《宝文堂书目》卷中《子杂》便著 曹孟德乐府如《苦寒行》、《猛虎行》、《短歌行》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