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及抗性鉴定.docVIP

达州市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及抗性鉴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达州市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及抗性鉴定

达州市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及抗性鉴定   摘要 达州市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及抗性鉴定结果表明,7份参试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和发蔸能力以及较强的抗旱、抗病等抗性性状,适合在达州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 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抗性鉴定;四川达州 中图分类号 S563.10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45-02 苎麻是达州市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供给全国麻纺企业的主要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先后被授予为“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中国苎麻之乡”“全国苎麻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优质麻纺原料基地”“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称号。2009年“大竹苎麻”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我国苎麻主产区,其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95%以上,占全国的65%以上,质量居全国第1位。为了促进达州市苎麻生产发展,加快苎麻新品种选育步伐,对苎麻新品系(组合)进行生长势及抗性鉴定,为苎麻新品系(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组合)为BE0524、BE0625、BE0628、芦竹青、BPS0712、BPS0717、中苎2号、BS0633、BS0793、G64,所用试验材料由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麻类作物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 共设试验3组,组别划分及参加品种(组合)名称、对照品种具体见表1。常规组与杂交组均在大竹县石河镇、达县赵家乡、邻水县城南镇、隆昌县普润乡、宣汉大成乡和通川区罗江镇设试验点6个;饲用组在通川区罗江镇和达县赵家镇设试验点2个。所有试验均采用小区对比,每个参试品系(组合)试验面积66.7 m2,常规品系采用嫩枝扦插苗,杂交组合采用种子苗,常规组、杂优组的种植规格为60 cm×50 cm;饲用组种植规格为60 cm×40 cm;小区间沟宽90 cm,四周设保护区。各组试验参试品系(组合)随机排列[4-6] 1.3 试验实施 各试点严格按照统一的实施方案进行移栽、肥水施用及收获等田?g管理[7]。采用了6个试点2013年、2014年2年成龄麻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组合)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和发蔸力,工艺成熟期植株整齐、均匀;均表现为抗旱性较强。参试品系BPS0712、BPS0717抗风力强,从未发生过倒伏,其余品系(组合)抗风性较强。参试品种(组合)均表现为耐寒性较强,头麻幼苗出苗后遭遇倒春寒均未有死苗现象。所有参试品种(组合)均未在田间发现苎麻花叶病毒病和苎麻炭疽病。经达州市植保植检站接种鉴定:所有参试品种(组合)均高抗苎麻花叶病毒病和苎麻炭疽病(表3、表4)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7份参试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和发蔸能力以及较强的抗旱、抗病等抗性性状。经达州市植保站田间叶片摩擦鉴定,高抗苎麻花叶病毒病和苎麻炭疽病。适合在达州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4 参考文献 [1] 汪剑鸣.1987―1989年江西省苎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J].江西棉花,1991(1):37-40. [2] 汤清明,唐守伟,朱四元,等.2014―2015年国家苎麻品种(系)生产试验总结[J].中国麻业科学,2016,38(3):129-135. [3] 陈瑞祥,罗来尧. 贵州省苎麻品种资源主要性状鉴定[J].贵州农业科学,1991(3):33-35. [4] 廖志强,肖平,于凯然,等.江西苎麻地方品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中国麻业,2006,28(2):67-70. [5] 汤清明,唐守伟,朱四元,等.2008―2009年国家苎麻品种(系)生产试验总结[J].中国麻业科学,2010,32(5):248-251. [6] 王栋,揭雨成,崔国贤,等.湘北丘陵区旱地苎麻品种筛选研究[J].作物研究,2011,25(2):107-109. [7] 汪红武,田宏,熊常财,等.牧苎0904饲用苎麻品种比较试验报告[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0):5080-5083.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