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X3CR1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论文.doc
CX3CR1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Fractalkine(FKN)受体CX3CR1 基因多态性V249I和T280M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7例颈动脉IMT病人和93例无增厚对照者,通过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确定基因型。结果 T280M和TM与TT的OR值为1.896,与颈动脉IMT有关(95%CI:1.015~3.542,P=0.043),而V249I和VI与VV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95%CI:0.531~1.600,P=0.77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80M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247~8.297,P=0.016)。结论 CX3CR1 T280M是颈动脉IMT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V249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CX3CR1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基因型 基因频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orphisms (V249I and T280M) and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Methods This study aorphic genotypes ined by PCRRFLP.Results The OR of T280M allele (MM and TM vs TT) orphism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otid artery IMT,and V249I does not play a major role on the progress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KEY T≤1.3 mm)病人117例,其中脑梗死7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4例,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3,并于发病后24~48 h 内经头颅CT 和(或)MRI 检查证实。本组男70例,女47例,年龄45~83岁,平均(63.75±8.77)岁。无颈动脉IMT对照组93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无梗死灶改变,其中男64例,女29例,年龄39~80岁,平均(61.89±9.91)岁。所有病人均行常规实验室检查。高血压的诊断根据美国JNC7及2003年ESH /ESC欧洲高血压指南标准,收缩压/舒张压≥19/12 kPa,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1997年制订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依据T组和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46,P 0.05);两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04)。颈动脉IMT组高血压68例,高脂血症55例,糖尿病41例,吸烟者43例;对照组高血压37例,高脂血症28例,糖尿病21例,吸烟者20例,两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49)。
2.2 两组CX3CR1 V249I和T280M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比较
颈动脉IMT组和对照组V249I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84,OR=0.922,P 0.05),I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66,OR=1.059,P 0.05)。见表1。两组的T280M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4,OR=1.896,P 0.05),M等位基因频率IMT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897,OR=1.829,P 0.05)。见表2。两组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T有关的可能危险因素
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M280等位基因为自变量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M280等位基因进入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M280等位基因是颈动脉IMT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2.295,P=0.019,95%CI为1.148~4.588)。见表3。
表1 颈动脉IMT组和对照组CX3CR1基因V249I多态性的基因频率(略)
表2 颈动脉IMT组和对照组CX3CR1基因T280M多态性的基因频率(略)
表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略)
图1 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略)
M为Maker, ①、②、③均为PCR产物
图2 Acl Ⅰ酶酶切结果(略)
M为Maker,①为VV型,②为II型,③为VI型
图3 HpyCH4 Ⅲ酶酶切结果(略)
M为Ma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D36、磷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论文.doc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的新进展论文.doc
- CD4+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分子标记物和作用机制初探论文.doc
- 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论文.doc
- CD44v6和LYVE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doc
- CD44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doc
- CD59基因的突变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论文.doc
- CD59基因突变在肿瘤逃逸中的作用论文.doc
- CDFI原理及其质量控制论文.doc
- CDF是改善偏远落后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好办法论文.doc
-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论文.doc
- Cyclin E2和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论文.doc
- Cyclin E与晚期乳腺癌患者紫杉烷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论文.doc
- Cystatin C在诊断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及其新进展论文.doc
- C型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局部注射对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论文.doc
- C模式——中国自律式发展论文.doc
- C语言实现串行通信接口程序论文.doc
-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老年肺癌的诊断价值论文.doc
- cerbB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论文.doc
- cmyc脱氧核酶对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