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一)休眠期冬季修剪 尽量去除病芽,以减少或避免越冬菌源。 (二)生长期喷药 保护的重点时期要放在春季,即在发病初期就把病情控制住,以免让病害大量发生后难于防治。 (三)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控制灌水、疏剪过密枝条、施足底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配以磷钾肥,使树冠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时搞好枝条的回缩更新,使其健壮,提高抗病力。 (四)少种感病品种 在病害经常流行的地区,要避免或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 2、药剂防治 谢谢 5、斑点落叶病 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落,也为害新梢和果实,影响树势和产量。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点,其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幼果出现1~2毫米的小圆斑,有红晕,后期变黑褐色小点或成疮痂状。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常造成叶片扭曲和皱缩,病部焦枯,易被风吹断,残缺不全。 果实染病,在幼果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的小斑点或锈斑。病部有时呈灰褐色疮痂状斑块,病健交界处有龟裂,病斑不剥离,仅限于病果表皮,但有时皮下浅层果肉可呈干腐状木栓化 病原:半知菌亚门 褐斑病:盘二孢属 圆斑病:叶点霉属 灰斑病:叶点霉属 轮斑病:链格孢属 斑点落叶病:链格孢属 发生规律 大多数在病部组织越冬,圆斑病病菌在枝条溃疡斑点中越冬 都靠雨水和气流传播 都进行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 (2)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及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 (3)喷药保护。一般5月中旬开始喷药,隔15天1次,共3~4次。 四、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中国南北梨区发生普遍,流行性强,损失大的一种重要病害。从落花期一直为害到果实成熟期。 病原:半知菌亚门,黑星孢属 主要危害作物:梨 主要为害部位:果实和叶片为主 主要危害特点:引起梨树早期落叶,落果或畸形果 症状 能危害所有幼嫩的绿色组织,以果实和叶片为主。 果实发病,病部稍凹陷,木栓化,坚硬并龟裂,产生黑霉。 幼果受害为畸形果,成长期果实发病不畸形,但有木栓化的黑星斑。 叶片受害,沿叶脉扩展形成黑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黑色霉层。叶柄、果梗症状相似,出现黑色椭圆形的凹陷斑,病部覆盖黑霉,缢缩,失水干枯,致叶片或果实早落 发病规律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腋芽的鳞片内越冬,也能以菌丝体任枝梢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及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 越冬孢子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潜育14—25天发病,生长季节形成分生孢子不断再浸染。四川省一般3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为盛发期。该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很大,雨水多的年份和地区发病重。梨的种和品种抗病力差异很大,西洋梨和日本梨不感病,中国梨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梨树的种和品种之间抗病力差异很大。一般中国系统的梨(白梨系统、秋子梨系统)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较抗病。发病重的品种有鸭梨、秋白梨、京白梨、花盖梨、安梨、其次是莱阳茌梨、砀山酥梨和雪花梨等,密梨、香水梨、胎黄梨、西洋梨、巴梨等抗病性较强。 (2)清除病源。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和落果,早春梨树发芽前结合修剪清除病梢 (3)药剂防治。 五、梨锈病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和城市郊区危害较重。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 病原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梨树,木瓜、山楂、贴梗海棠等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新梢和幼果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 叶片受害,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病斑,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即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黄色粘液.即性孢了,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对应的叶背面组织增厚,并长出一从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了。 果实、果梗、新梢、叶柄受害,初期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毛状物。 病原 担子菌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pd)。病菌在整个生活史上可产生4种类型孢子:性孢子器(性孢子,受精丝)、锈孢子、 冬孢子、 担孢子 发病规律 梨锈病病菌是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翌春3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的叶片等,但不再侵染桧柏。 而借风传播到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嫩叶和新梢上,萌发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皮肤科典型病例展示二_培训课件.ppt
- 皮肤科典型病例展示三_培训课件.ppt
- 脾脏的超声诊断_培训课件.ppt
- 贫血一般检查_培训课件.ppt
- 品德与社会-四下-2.多为他们想想_培训课件.ppt
- 普通MPMF培训_培训课件.ppt
- 普通生物学-7免疫系统_培训课件.ppt
- 普心04:感知觉_培训课件.ppt
- 气动元件维护与故障诊断_培训课件.ppt
- 气管支气管病疾病王旭OK_培训课件.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