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1-2章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与生物学、化学、电子学、数学、力学、工程学等融合交叉,出现了生物医学工程学,各种人造器官是其成就之一。 1945年荷兰人科尔夫经二年研究和应用,将人工肾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首获成功; 1982年美国医生给一位61岁的心脏病患者 植入“贾维克-7”型人工心脏。 (维持了112天生命) 人工心脏起搏器,寿命为5-10年。 人造器官 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 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将改变医学工作的方式。 医学工作的范围将从“出生到死亡”扩展为“生前到死后”。 第二次卫生革命处于攻坚阶段,人类的平均 寿命突破100岁已初见端倪。(?) 新理论新技术推动医学向前发展。 第四节 未来医学发展趋势 唐代孙思邈,因医德最高,被尊为“药王”。 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方药著作。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出版《图经》。 在明朝后期李时珍著成系统、完整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方11096则。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冲击了中医发展。 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2003年“非典”以来,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二、 近代医药学发展简史 近代医学是指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兴起的医学,一般包括16-19世纪的欧洲医学。 医学革命 医学革命 医界也产生了一场以帕拉切尔苏斯(1493~1541)为代表的医学革命。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 帕拉切尔苏斯指出人体的生命过程是化学过程。他说:“没有科学和经验,谁也不能成为医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证古代权威的著作,而是靠最大的教师──经验写成的”。 人体解剖学的建立 古代的人认为身体是灵魂寄居之处。在封建社会,各民族无例外地禁止解剖尸体。因此,人体解剖学未得到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开始把人作为注意的中心,在医学领域内人们首先重视研究人体的构造。于是逐渐出现了人体解剖学。 维萨里是用直接观察来写作人体解剖学教科书的第一人,他将积累起来的材料整理成书 《人体构造论》。 首先革新解剖学的是意大利的达·芬奇。推翻了心肺相同的西方传统认识,还发现了主动脉根部瓣膜的活动及其性质。 17世纪,随着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其标志是血液循环的发现。 最先在医界使用量度手段的是圣托里奥。他制作了体温计和脉搏计。 生理学的建立 哈维最先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活体解剖的实验方法,直接观察血液循环。于1628年发表了著作《心血运动论》。 中世纪由于手术操作污秽而受到轻视,一般的外科手术都由理发师进行。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解剖学的建立,逐渐建立了外科手术学。 法国的帕雷是理发师-外科医生。曾任军医,在战伤处理中,用软膏代替沸油处理火器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还用结扎法取代烧灼法进行止血,做过异位胎儿倒转术,创制过假手假足。 外科手术的发展 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17世纪初出现的。显微镜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在这以后,科学家利用显微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如看到精子、血细胞。 显微镜的应用 病理学作为“桥梁学科”,直到18世纪中叶,由于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了病理学的进步。 意大利医学家莫尔加尼根据积累的尸检材料创立了器官病理学,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的开端。 约一个世纪以后的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菲尔肖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首创了细胞病理学。 病理学的建立 14~16世纪,传染病非常流行,夺去无数人的生命。 意大利内科医生弗拉卡斯托罗(约1478~1553)提出有关传染病的新见解,1546年出版《论传染》。 提出起因和传染规律,他认为传染病是由一种能繁殖的“粒子” 造成的,指出了3条传染途径(直接、间接、空气),并最早提出“隔离”的概念。 对传染病的新认识 预防医学的发展 18世纪,“天花”盛行。 爱德华·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这是预防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宋代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预防天花。明清已普遍使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 19世纪中期,由于发酵工业的发展和物理学、化学的进步及显微镜的改进,诞生了细菌学。 法国人巴斯德开始研究发酵,后研究微生物,证明发酵及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 后来发明了炭疽杆菌和预防炭疽病的疫苗,并创立了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为免疫学奠定了基础。 19世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