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楚辞文学艺术研究的特点与成就.pdfVIP

论清代楚辞文学艺术研究的特点与成就.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1月 学 术 交 流 Jan..2016 总第262期第1期 Academic SefialNo.262No.1 Exchange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论清代楚辞文学艺术研究的特点与成就 陈 欣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贵阳550018) [摘要】清代楚辞学者在楚辞文学艺术的揭示、审美内涵的发掘,对屈骚体制风格的辨析、创 作技巧的总结等方面,均比前代更加全面和深入。主要体现在:清代楚辞学者崇尚楚辞重情之特 质,并通过会心、会意及异代同心之感悟,深入分析创作心理,在楚辞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手法方面, 继续探讨前人提出的“虚实”、“寓言”说,并引入“幻境”说,推动楚辞文学艺术批评理论的发展。 清代楚辞学者由剖析结构、文理血脉进而阐释大义,并深入至字法、句法等细部批评,表现出对楚 辞艺术审美特征认识的精微细化之趋势。 [关键词】清代;楚辞;文学;艺术 回顾中国古代楚辞学史.历代学者讨论更多的是屈原其人,而非其文:争论他对待忠、怨、生、死的态 度。关注他在时代变革中的政治理想,在面对国家民族危亡及理想破灭时的困惑和志行,而很少就楚辞 本身的语言文学艺术来诠释其审美特征和价值所在。明代空前兴盛的评点之风,积累了很多艺术形式 分析和鉴赏的经验,这对清代楚辞文学艺术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清代楚辞学者在楚辞文学艺术的揭 示、审美内涵的发掘,对屈骚体制风格的辨析、创作技巧的总结等方面,均比前代更加全面和深入。从总 体上来看.清代楚辞文学艺术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情、会意与感悟:对楚辞创作心理的深入分析 首先.清代楚辞学者崇尚楚辞重情之特质。明代后期,理学末流支离庸弱,王阳明心学得到广泛传 播。并逐渐取代程朱理学。各种标榜“性灵”“情性”的学说蜂起。延伸至清代楚辞学领域,即表现为张扬 楚辞抒情之本质。 明末清初的钱澄之对屈原作品重情之特质崇尚有加,其《庄屈合诂·自序》云:“诗也者,性情之事 也。屈子忠于君,以谗见疏,忧君念国,发而为词,反复缠绵,不能自胜。至于沉湘以死,此其性情深至, 岂直与凡伯、家父同日语哉?……诗也者,感之为也。若屈子则感之至极者矣。”(1]与诗骚皆“情”的感 发相应。钱澄之在注解屈骚的同时会凭着他的创作经验,不拘泥于字词训诂,而重心灵感会。作为一位 诗人兼学者。钱澄之用诗人的眼光来审视屈骚,以文学视角对篇章结构、内容旨意进行分析。钱澄之凭 [收稿日期]2015—09—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W033);贵州师范学院校级博士项目(12BS013) [作者简介]陈欣(1983一),女,黑龙江萝北人,副教授,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181· 着诗人的灵性及创作经验,十分注重对诗人情感心理的剖析。同时,随着诗情的发展,体会文辞背后所 蕴藏的丰富情感.细致揣摩诗人不断变化着的感受,从而把握屈赋的情感脉络,有助于后世读者寻绎诗 意和体会诗情。 王邦采《离骚汇订·自序》云:“知屈子之辞之难读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屈子之情生于文也;忽 起忽伏,忽断忽续,屈子之文生于情也。”[2199王邦采指出屈骚起伏断续之文与屈原怨慕泣诉之情是相辅 相成的,充分认识到了屈骚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文情相生的艺术特点。鲁笔《见南斋读骚指略·总论》 云:“《离骚》以情为妙,识其情真则味永,一一如从人心所欲出,令人忠孝之心油然而生。”[31鲁笔在梳理 脉络、分析语法修辞等文学艺术特色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屈原真性情的阐发。 其次,注重通过会心、会意及异代同心之感悟,设身处地揣摩屈原的特定心态。清人张诗《屈子 贯·自序》云:“唯会心者即其文,得其意;即其意,得其志,而因以得其郁堙尉}恻,倦倦悃悃,念君忧国之 至情。”①[4]133张诗指出会心是研屈之基础,由会其心,得其意、其志,而得其至情,由此以感触屈子创作 时的情状和心理。陈费陌先生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