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 海权视角下的——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教学设计)
《第8课 海权视角下的——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教学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刘建荣
一、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贯彻以下教学理念:
大视野的课程观、生本位的学生观、引领式的教师观、探究式的学习观、过程性的评价观、互动式的课堂观。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教材地位:
从教材的空间角度来讲:本课是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课。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使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拓展。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也为欧洲资本主义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本课是上一课《新航路的开辟》的延续,也为下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做好了铺垫。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近五年来新课标全国卷一曾多次考查本课内容,如2009年高考第39题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2013年高考第一40题中国近代海洋利用问题的启示等。
3、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列举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野蛮性、残酷性以及客观进步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方式,展示葡、西、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对世界市场建立和拓展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提取图文有效信息的能力;
②提供材料,通过分析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的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问题探究法、材料分析法、与学生对话、与历史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和贫困,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情感;
②从葡、西、荷、英等国的兴衰历程中获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的有益启示。尤其是认识到提高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材较为简单枯燥,内容比较抽象,趣味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可能较低,要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育观的指导下,结合时政热点和经典素材,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尤其是地图、图片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教学难点:殖民扩张与掠夺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我个人教学特色,我决定采用“5C教学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1、整合(conformity):compare):在比较中拓宽视野。强调中西对比,古今对比。本节课即在葡西与英荷对比、荷英对比中思考,在中西对比中感悟。
4、生成(creation)
2、风车王国、小国大业(17世纪)
3、海岛英国、后来居上 (18世纪)
影响整合为三个角度:对欧美、对亚非拉、对世界
1、葡西双雄、殖民先驱(16世纪)
(出示地图二)指出葡、西扩张的主要方向和手段。作为两个很快就衰落下去的封建殖民帝国,不作重点。
2、风车王国、小国大业(17世纪)
(出示地图三)通过荷兰的地理位置分析荷兰崛起的原因。
(出示地图四)分析荷兰崛起的方式和地位。
(出示图片五——17世纪的荷兰商船)通过17世纪荷兰商船的两大特点:一是几乎没有装备武器造船的成本低船身很大甲板很小利润也就越多
(出示材料)明确指出荷兰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对广大殖民地掠夺,增强了荷兰的经济力量,促使荷兰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资本的优势必然要被产业资本所替代,荷兰的海上霸权地位终于不能维持下去。17世纪后半期,在对英国、法国的几次作战失败后,荷兰的殖民势力便大为衰退。到18世纪,英国替代荷兰成为西欧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Ⅲ)》
3、海岛英国、后来居上 (18世纪)
通过四组图片解读英国崛起的四种方式。
(出示油画——海神授予英国治海权)说明英国人对制海权的渴望。
此作为威廉·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场面大,人物多,气氛也很热闹。画中手持三叉、身着黄袍红裙子的少女象征着英国,天使从海神波塞冬手中接过王冠奉送给她,海里的各位仙子也纷纷献上深海里的宝藏。海神骑在三匹白色骏马背上,将永远离开英国的海岸,放弃不列颠海洋的控制权。
(出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