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地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地貌)分析重点

* 4.彩色丘陵 彩色丘陵(简称彩丘)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地貌学名词,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彩丘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因为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 彩色丘陵的概念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有丘陵状的形态; 二是岩层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布地点有甘肃张掖彩丘、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彩湾、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五彩滩和五彩城 新疆砂岩地貌鲜艳五彩湾 新疆砂岩地貌鲜艳五彩湾 澳大利亚Terrritory北部红砂岩 5.雅丹地貌 5.雅丹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因强大的风力侵蚀和搬运、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呈现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等形态。此种地貌出现于多大风、干涸的古湖盆或湖积平原和戈壁滩。 风蚀地貌以雅丹和风蚀城堡景观为代表,新疆罗布泊洼地的雅丹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风城”和将军戈壁滩上的“魔鬼城”最为著名。 每当大风狂吼时,卷起漫天沙尘,日月无光,不辨方向,风声如神哭鬼嚎,完全是一个恐怖的世界。大风停息后,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犹如城堡、街巷及各种及其形象。而当再一场大风之后,会一切都变样。所以乌尔禾的雅丹地貌地区被称为“魔鬼城”。 在罗布荒原的北部、东部和西部,分布着面积广达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是中国雅丹地貌分布最大的地区之一。在罗布荒原旅行,常会听见突发的“辟拍”声,有时似鞭炮,有时似狼嚎,难怪当年行经此地的法显和尚毛骨悚然,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郦道元也在《水经注》中称此处“少禽多鬼怪”。其实,这种“恶鬼”和“鬼怪”,都是雅丹在作怪。罗布泊地区处于极端干旱区,昼夜温差变化剧烈,常达30°C~40°C以上。热胀冷缩的效应,使外露的岩石崩裂发出声响。 风蚀城堡 风蚀蘑菇 新疆乌尔禾魔鬼城 新疆乌尔禾魔鬼城 三、生物岩地貌 生物岩的种类比较多,有的是生物机体最终成为类似的岩石,如珊瑚礁、礁灰岩;有的生物遗体相继累积最终成为特定种类的岩石,如生物介壳灰岩、硅藻土、放射虫土、泥炭、煤等;还有的是生物岩的岩块碎屑再聚积成为岩石,如珊瑚砂砾岩等。能直接构成可观的地貌类型的生物岩种类并不太多,比较常见的是珊瑚礁。 珊瑚是一种生物。现代造礁珊瑚生长的主要生态条件是浅水,暖水(18-36℃),正常盐度(27-40‰),光照,为珊瑚虫提供浮游生物食饵的丰富养料,可以附着的稳定基底等 珊瑚与小绿藻等共生,它们只能生长在光能透过的,一般不超过20m水深的浅水中。大量珊瑚聚成群体,并在生长时分泌碳酸钙将自己与下面的死珊瑚碳酸盐残体胶结在一起,有的造礁珊瑚由红藻连结成为坚固的骨架,从而成为块状岩质的珊瑚礁体。 大堡礁珊瑚 达尔文于1831-1836年间考察过太平洋珊瑚礁(岛)之后,据珊瑚礁的位置和结构特征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 岸礁-堡礁 海南岛三亚湾珊瑚礁 岸礁分布在大陆或岛屿的岸边,可分为礁前、礁坪和礁后。礁前由珊瑚礁的塌砾堆积组成,礁前缘是坚硬的,不断向外增长的。礁后多为平静的浅水区。如珊瑚礁与海岸之间有狭窄水道的叫离岸礁 堡礁呈长条状大致与海岸平行分布,本身宽几百米,与海岸相距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为泻湖或带状海。 澳大利亚东的大堡礁,绵延2000km以上,距岸13-180km不等。 堡礁 环礁者中央为很浅的泻湖,外缘则陡峭深邃。 环礁 达尔文对岸礁—堡礁—环礁的演化,认为与珊瑚固着的火山岛随洋底沉降而沉没有关。在马绍尔比基尼环礁(Bikini Atoll)和埃尼威托克(Eniwetok)环礁的深钻,穿进了火山岩。中国南海诸岛多属环礁类型,礁体厚度达1000m以上。 与火山岛沉降有关的珊瑚礁地貌类型演化示意图 * * * * * * * 台湾野柳 以蕈岩而论,其顶端颜色较深的钙质砂岩,因抗侵蚀力较强而留存较多,下面的砂岩则受到侵蚀较快而较小,在海浪常年冲击磨擦下,形成了蕈状或菇状的岩柱。当然,砂岩层的纵、横两组节理发达,而岩面又略有倾斜,有利于海浪顺着节理来回磨蚀,是形成圆柱的先决条件,经过差异侵蚀,再加上后来海岸隆起,使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原本整片岩层受海浪磨蚀后,遗留下来的仅存硕果。差异侵蚀有两个含意,一为砂岩较钙石岩抗侵蚀性稍差,故磨蚀较快,一为海浪的高度使下面的砂岩磨蚀较快。 姜石为钙质砂岩构成,其高度比蕈岩还低,有可能为蕈岩柱石裂后顶端崩解下来,也有可能因地形的坡度和海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