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探析
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探析 摘要: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领导、在校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社团成员、心理学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教师等进行深入访谈,以及心理测验调查、个体咨询案例分析,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自强自立,挫折经验多,身心俱疲,人际交往方面渴望关怀又消极退缩,羡慕与嫉妒同在,感恩与不满并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关注与干预
关键词: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还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比较困难。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大学生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称贫困大学生,简称贫困生)。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在5%一l0%之间,且二者还有上升的趋势[1]。李春山等人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提出申请并被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至少是20%
陈菊珍[3]、陈秋莉[4]、蔡雨沁[5]、张静[6]、李海星[7]、陈雯[8]、李锐[9]等人的多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且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但是,也有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邓硕宁等人发现大一新生中贫困生某些方面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贫困生[10]
笔者曾经从事过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该群体的学生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特殊的特征。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笔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领导、在校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社团成员、心理学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教师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结合个体咨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一、访谈资料分析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性格开朗,自强不息,学习刻苦,独立性强,有恒心、有毅力,力争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但是也有些同学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困扰,可以说是人格特征的优劣并存。对访谈资料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后,总结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以下心理、行为特点
(一)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
贫困生比普通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求学过程中有着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看重学习成绩,认为好好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重压之下,许多贫困生在学业上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这一情绪又会对学习产生干扰,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学生深感痛苦、自责,对学习更充满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有的学生理论课成绩较好,但操作性、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操作、外语听力等)成绩不佳,可能与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相应的学习用品有关。也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窘迫,为了生活而选择做兼职,这又会占用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在学习上,贫困生除了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之外,还存在某些与学习相关的行为问题,如挂科、沉迷于网络、旷课、考试作弊等,不少贫困生因学业不良而重修甚至无法正常毕业
(二)自强自立,挫折经验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贫困生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他们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强,尽量在生活、情感、学习等方面独立支撑,不给家长添负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各种挫折不可避免,而贫困生又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来自家庭的支持,挫折经验比普通学生多的多。许多贫困生陷入无助、无奈的状态。有的学生变得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学习的动力降低;也有的学生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有少数学生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
(三)身心俱疲
贫困生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其具有发奋图强的动力,但是现实中又会遇到衣食住行的诸多障碍,有的学生因物质方面匮乏导致影响不良,生了病也没有钱接受治疗,心理上紧张焦虑、无助无望,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常使他们的身心俱疲,甚至有的贫困生表现出心身疾病的症候
(四)人际交往方面渴望关怀又消极退缩
贫困生内心渴望得到温暖的关怀,希望大学生活五彩缤纷,享受美好的情感生活,也希望通过参加多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贫困生却很少参加集体性活动。因为各种集体活动、社交活动有时需要额外的开销,许多贫困学生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面对此类活动只能消极退缩;此外,许多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并且认为别人会因此而瞧不起自己。但作为一个即将踏上社会、自我意识已经成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流感防治知信行现况调查.doc
- 上海市新场社区居家养老者老年综合征罹患情况.doc
- 上海市杨浦区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问卷调查.doc
- 上海市某区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及新生儿免疫接种情况探析.doc
- 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探究.doc
- 上海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服务外包问题及对策.doc
- 上海市电子竞技从业人员职业问题调查.doc
- 上海市金山区腹泻病监测点病原学监测结果探析.doc
- 上海市长宁区在校女生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情况调查.doc
- 上海正全力建设市民满意食品安全城市.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