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生态工法及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反思.pdfVIP

台湾的生态工法及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反思.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 ·福建 ·福州 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2(兀陌年 1月 台湾的生态工法及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反思 李建华 (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3 摘 要 本丈介绍了台海采取最接近自然的二程法(生态工法)进行二租建设和环境整治,强调台清知何通过人为环境与自然坏境问的互 动达到互利头生的目的.录后,笔者还鱿福建的生态现状和保护闷翅谈了个人肴法. 美.佣 生态工法 环境保护 牛物多样性 台掩 福建 1生态自然工法的起缘与内涵 自然工法的免七念源自德国及瑞士。1938年由德国学者5已f“七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整治概念,也就是在完成传 统河流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同时达到接近自然状态、廉价,并保持景观协调的一种治理方案。19日9年美国生态学者 啦llinalJ.砒tshc又提出生态工程 Ec〔ologiacl助9认eer丘啊)观念,更加充实了生态工程的内涵,强调通过人为 环境与自然环境间的互动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生态工法基本上是遵循自然法则,把属于自然的地方还给自然,让 自然与人类共存共荣。生态工法没有固定的施工方法或是准则存在,但每一项工程必须考虑的项目包括当地地质、 地形、水文情况、植被情况、生物的生态环境需求、工程材料的现场获取等因素,另外设计者需要创造性地将各项 元素揉合、搭配后施工,其目的在于营造丰富而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同时兼顾环境本身以及使用者的安全性。目前 生态工法已逐步推广至世界各国。 2台湾开展生态工法的起因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台湾有限的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开发利用的需求,各类型的经济开发活动逐步 朝山、水环境地带快速推展,导致这些地方潜藏着许多的不稳定因素,灾害的敏感度也因而提高。因此自1946年起, 台湾当局即开始加大治山防洪工程,但由于早期认识上的不足,坡地、澳河、堤坝的整治工程违背自然规律,偏重 于安全坚固和排水防洪的水泥化设施。虽然通过河川的整治造就了不少土地与经济上的利益,但因忽视了对整体生 态环境的考虑,却也付出了很大的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当局年年投人大量经费和人力来进行整治改造 (仅199小19性越〕 年间,台湾省就编列2X《旧余亿元新台币经费,执行 “防洪排水及水土保持”计划,更加加速了全省溪流等的水泥化), 生态环境品质还是逐渐恶化。由于台湾受热带海岛气候影响,常遭台风豪雨的威胁,每遇雨季则山洪泛滥,山崩、 地滑、泥石流等灾害相继发生,近年来大自然的频频反扑,硬性的工程设施终究抵挡不了,不仅如此·还造成早季 水源常常枯竭,河床见底的现象.02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1999年的 “九二一”台湾大地震及桃芝台风后,台湾 当局才开始重新审视治山防洪之策,以回归自然与顺从大地的方法,从事生态复育及河川环境改造工作. 3生态工法的实施策略 由于地理条件特殊,欧洲适用的生态工法不一定适用于台湾,因此,台湾在近几年的整治山水环魔实践中,主 要采用的生态工法有: 3.1在整治河川污染中的应用 台湾环保主管部门自2o02年开始推动生态工法应用子河川污染整治,办理水质净化工程、生态园、自然共生的 堤坡及滩地绿化等工作,各项措施均已初具成效,在削减污染量、落实环境教育、复原水环境生态活力等方面均取 得相当的效益。在工程实施上,除积极管制各项污染源外,对未普及下水道地区的流域与支流排水,推广以生态工 法为基础的水质净化工程,来截流处理生活污水,达到标本兼顾.至2。。3年,已于朴子溪、二仁澳、将军溪、淡水 河系、南攻溪、乌溪、高屏溪等流域完成02处水质净化工程,其具体工法包括湿地、地表漫流、块石护岸、接触氧 化法等。经整治后,每年总计可削减生化需氧量旧。D哟60余吨· 3.2 在河川 “交会带”的应用 一314一 中国 ·福建 ·福州 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2006年1月 水边沿岸带,在生态学上被称为 交“会带”.它是生物群落间的过渡区,在此过渡区内有着丰富的植物群聚和 动物群落,其生物种类和数量均比邻近的生物群落要多,所以保护水边交会带生态就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自然 景观等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台湾水边沿岸带自高而下,主要采用水边林(主要有柳树、杜鹃、崔榕、赤杨树、枫树、 榄仁树、黑板树等)、湿地植物水‘稻、着草类、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