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酸菌消除动物肠道致敏的研究进展
霍责成侯俊财
(教育部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大豆及其产品是动物最重要的日粮蛋白源,全球大豆总产量2.23亿t,约90%以上的大豆用于
动物饲料,主要畜种是家禽、猪和奶牛。大豆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抗
原蛋白,这些抗营养因子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健康和生理产生危害,尤其对消化道发育欠佳的幼龄动
猪过敏反应,造成消化道免疫损伤,表现为黏膜结构发生变化,皮下淋巴细胞增加,隐窝细胞有丝分
裂速度加快,血浆蛋白质漏人肠腔,杯状细胞黏液渗出,仔猪和犊牛的反应最为强烈,典型『临床症状
为下痢。其原因是对大豆蛋白过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参与了这些反应。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影
响,在实际中对大豆产品进行热处理,生物灭活大豆抗营养因子。其次,通过改变饲养方式,提前补
饲含大豆制品的饲粮或尽量减少断奶前后变动饲粮(陈代文等,1995)。这些途径虽然收到一定效果,
但仍不能彻底清除大豆抗原蛋白的不利影响。
值得庆幸地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对乳酸菌益生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证明
消化道内的乳酸菌调控肠道免疫,可以降低食物的致敏作用,或减缓某些过敏症状。人的临床报告表
明,膳食中添加发酵酸奶可缓解遗传性过敏症的症状,降低过敏的发生(cr08s,2001)。
1黏膜与免疫
人及动物的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表面均为黏膜,其面积约为400m2,相当于两个网球场的
抗原到淋巴细胞。除MALT非包被的淋巴组织外,淋巴细胞也存在于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和上皮层内。
事实上,肠道内大多数T细胞存在于固有层的分散淋巴组织内,其内的淋巴细胞重要是激活的T细
胞,同时也有浆细胞。另一类T细胞是上皮内淋巴细胞,类似于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上皮内的
淋巴细胞能释放干扰素IFN—g和白细胞介素IL一5。初级T细胞应答的激活不仅需要抗原和MLc复
合体,而且需要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那些细胞包括骨髓诱导的B细胞、巨噬细胞和
树突状细胞。
黏膜表面的体液免疫应答主要是IgA,分泌性的I吕A以二聚体存在于消化道,合成后IgA结合到
上皮细胞表面的膜受体。多聚体IgA转移至黏膜表面,仍被结合于载体的膜上。在细胞膜黏膜表面融
合后,释放出分泌性的I醇。IgA抗蛋白质的降解,不参与炎性反应应答。所以,分泌性I酗的主要
作用是通过阻止外抗原与上皮细胞的结合和微生物的穿透调解免疫排除外抗原。
MAIJT通常有两种相反的应答方式.积极的方式对病原微生物免疫;消极的方式对食品中的大多
数抗原和黏膜内环境中的细菌耐受,防止免疫系统对潜在抗原产生广泛性的应答过激,且由T细胞
和B细胞共同介导。一种可能的机制就是在淋巴集结内发现了抗原特异性T抑制细胞诱导产生,尽
管机理尚未清楚,但非抗原特异性的调节细胞在对特异性抗原弱调节应答中也起主要作用;另一种机
制也许是抗原对黏膜淋巴细胞直接作用诱导克隆抑制(1’0y,1996)。消化道不应异常或减弱导致人或
·60·
辅约报告
动物对蛋白一类的抗原产生高致敏。
2乳酸菌与免疫调控
c且sei
给鼠L shimta显著提高了大网膜淋巴结天然杀伤的活性,但对隐窝和脾脏中杀伤细胞无作
和血清中I如质量浓度。金立明等(2004)报道益生素可以提高动物体IgA、IgG和IgM水平。
L 10d或28d,血液中自细胞和腹膜巨噬细胞
每天给鼠109rhamnosm,L”jd叩hilus或B.1ac6s
增殖反应增强,产生较多的1一干扰素(Reid,2001)。同样的乳酸菌给老年人口服提高了血液免疫
杆菌细胞壁的胞壁肽可能导致炎性反应,某些乳杆菌促进Thl前期炎性反应,对黏膜免疫不利
(MacDerⅢon,1996)。
现有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操纵乳酸菌对消化道免疫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试验动物和人的临床上
得出显著的效果。由于猪和犊牛在消化生理上与鼠和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同样的机理和效果也
适用于这两种动物,故有可能通过操纵乳酸菌调控消化道免疫状态预防大豆蛋白对仔猪和犊牛的致敏
作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的报道几乎没有,因此,探讨哪种乳酸菌能有效地预防
或缓解大豆蛋白对幼龄动物的消化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