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教程
教 育 教 学 ·167·
教育教学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综 述
2006年我校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
想、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完成了江苏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年初制
定的工作目标,抢机遇、抓改革、重创新、促发展,解放思想、不遗余
力,抓好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一、学科工作
2006年,我校在“十一五”省重点学科遴选中取得了优异成
绩,省重点学科点数从“十五”期间的6个增加到13个,其中机械
制造及其自动化、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3
个学科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固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
论、车辆工程、材料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系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
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临床检验诊断学、管理科学与
工程等10个学科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实现重点学科领域由单
一的工学领域拓展到管理学和医学领域。
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科建设规划与管理,认真做好江苏省高等
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检查和2006年度重点学科建设专项
·168· 江 苏 大 学 年 鉴
经费预算工作。对现有的100个硕士点、33个博士点进行了全面
梳理,初步制定了各学科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加强学科梯队建
设,认真做好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2006年度新增博士生指导教
师21人、硕士生指导教师50人。
博士后工作取得较快发展,全年招收博士后工作人员 14人,
获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4项,创
我校历史最好成绩。认真组织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积极开展
与企业交流合作,先后与苏州金龙、吉利汽车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
培养博士后关系,进一步拓展了博士后培养渠道。
二、招生工作
2006年科学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再攀1501人之新高,首次
实现了招收港澳台研究生 13人,共录取博士生 136人、硕士生
1375人,硕士生招生规模增幅为 10%,继续实现了高于全国的
平均增幅。加上录取的专业学位的学员,至此,我校在校研究生
规模突破5300人。针对校内应届生,先后多次举办了全校和各
学院的考研政策咨询及动员大会。对于校外,通过报刊、电视、
互联网、寄发招生简章和宣传画页、咨询动员大会等形式,实施
全方位的招生宣传。2007年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生数达
3056人,增幅为5.6%,超过全国0.5%的平均增幅。进一步完
善了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研究生招生网页的全面改版和及时
维护,考研信息的及时发布,参加复试考生名单的及时上网公
布,拟录取考生名单实现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的及时回复等等,
进一步提高了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
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受到考生的好评。作为全国
硕士生招生考试镇江地区报考点,根据07年正式全面实行网上
报名的要求,以及考生数逐年递增的趋势,充分准备,精心调试
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合理安排了两条报名系统和线路,通过一
教 育 教 学 ·169·
系列规范化的管理和热情周到的服务,高质量完成了2007年全
国硕士生招生考试镇江地区报考点近4000名考生的报名工作,
受到省招办领导和广大考生的好评。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招生考
务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密工作,实行涉密
人员签署保密协议书制度,加强保密室建设,保密室在通过省招
办、省公安厅和省保密局的联合检查,并颁发了全国硕士生招生
考试报考点合格保密室证书后,今年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检
查,并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进一步规范博士生招生,明确
了名额分配和复试分数线划定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博士生入学
考试的命题;拟定了新的提前攻博的规定。成功承办了教育部
考试中心的06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统试考题评价及07年度
《考试大纲》修订工作会议,受到教育部和省考试院领导的高度
评价,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三、培养工作
研究生培养工作始终坚持培养质量为中心,严把质量关,不断
完善研究生培养二级管理模式,规范培养过程,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