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接触汞的职业有: 1.冶金工业。汞矿的开采一般不引起中毒。汞的冶炼,尤其是我国的土法炼汞,矿石在炉中燃烧后分解出汞蒸气,冷却后成为金属汞、珠砂焙干,用汞齐法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或用汞齐镀金、银均引起中毒。 2.有机合成工业。如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用HgCl2为触煤,乙炔水化法生产乙醛用Hg为触媒,生产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四氯蒽醌等)要用硫酸汞作定位剂,这些行业都可发生汞危害。 3.以汞为原料生产医药、农药、试剂等含汞化合物。如甘汞、升汞、汞撤利、水杨酸汞、氯汞腮、醋酸苯汞、氯化乙基汞、磷酸乙基汞、硫酸汞、氧氰化汞、溴化汞、氧化汞等。 4.仪表工业。许多仪表的制造、校验、维修均需使用汞,如温度计、血压计、气压计、液压计等,是汞中毒的重发生源之一。 5.电器行业。电子器材如太阳灯、荧光灯、石英灯、整流器、x线球管、电子管、震荡器、汞电池等的生产与维修都需要用汞。 6.其他。用汞制造雷汞、用锡汞齐制镜、用银汞齐补牙、作精密铸件的模具等等。 三、毒性 人吸入金属汞浓度1.2~8.5mg/m3可致急性中毒。常见汞盐经口毒性因其吸收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一价汞盐如HgCl2、HgN03毒性较小,二价汞盐如Hg(N03)2毒性较大。 由呼吸道吸收的汞可占吸入量的75%~80%,分布全身各器官,以肾脏含量最高。其次是脑、肺、消化道等。 慢性毒性靶器官主要是脑、消化道及肾脏。 体内汞主要经尿、粪排出,亦可经肺呼出,唾液、乳汁、汗液则排出极少量。 四、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 多因短期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引起,重时可在数小时内出现症状。有头痛、头昏、乏力、低热或中等度发热,睡眠障碍等全身症状。口腔炎突出,流涎、牙频红肿、糜烂、牙齿松动、腿槽溢浓,同时伴有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在中毒后1~3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少数可发生肾损害。 慢性中毒主要因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汞蒸气而引起。 1.神经精神障碍:早期表现如失眠、易急燥、容易激动、胆小、好哭、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情绪性格发生改变,可有幻觉。 2.震颤:早期表现为腿发射活跃,进而发生手指轻微震颤,可波及眼险、舌,是常称的“三额”。震额振幅可变为粗大,影响患者饮水、吃饭、穿衣、提裤等。此震颤为意向性,越想控制不震颤,反而更明显。非习惯性动作则震颤严重。 3.口腔炎:早期可见牙龈肿胀、出血、口臭、牙龈酸痛松动、流涎,继而为牙龈萎缩,牙齿脱落。当口腔卫生不良时可在龈缘处有蓝色“汞线”出现。 4.肾脏损伤等 中毒后的处理 急性中毒患者应脱离汞接触,进行驱汞治疗和对症处理,误服汞盐患者不应洗胃,须尽速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浆,以使汞与蛋白质结合,并保护被腐蚀的胃壁。 慢性中毒:医院处理 五、预防 1.改革生产工艺,用无毒或低毒代替汞。 2.生产程序应自动化、密闭化、通风出口设有净化装置,如碘化活性炭、氯化活性炭、二氧化锰、硫化钠等均对汞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3.工作场所地面、墙面、桌面及天花板应使用光滑不易吸收的材料。地面应有水银回收井,并定期用真空泵收取井中的水银。 4.加强个人防护,禁止在作业场所进食、喝水。定期进行包括尿液测定的健康体检。对就业前体检中,神经精神及肾疾患、明显口腔炎、孕妇及哺乳妇女为职业禁忌症。 5.定期检测车间内汞浓度,及时针 三、一氧化碳 (CO ) 1.理化特性 一氧化碳 为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比重0.967。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2.5%一74%。不易为活性炭吸附。 2、接触机会 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过程均可产生一氧化碳。主要有: (1)??????? 冶金工业中的炼焦、炼钢、炼铁。 (2)??????? 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铸造、锻造车间。 (3)化学工业中用一氧化碳作原料制造光气、甲醇、甲醛、甲酸、丙酮、合成氨;耐火材料、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等工业使用的窑炉、煤气发生炉等。 3.毒理 一氧化碳 (CO ) 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主要与血红蛋白(Hb) 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之失去携氧功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而HbCO的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故Hb不仅本身无携带氧的功能,而且还影响(HbO2)的解离,阻碍氧的释放。由于组织受到双重缺氧作用,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 4、预防原则 设立CO 报警器;防止管道漏气;生产场所加强通风;加强个体防护,普及自救、互救知识;进入危险区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第三节 有机溶剂及苯胺 一、常用有机溶剂中毒 (一)、苯 1.理化特性 苯 (bezene) 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沸点80.1C,极易挥发,蒸气比重为2.77。自燃点为5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业安全生产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1.2掌握广西壮族服饰元素及特点(课件)《广西壮族服饰文化与创意设计》.pptx VIP
-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范.pdf VIP
- 创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VIP
- 47_DLT 584-2017《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pdf VIP
- 基于FAP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及心肌纤维化药物筛选方法.pdf VIP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材料.doc VIP
- 中国设施农业的减碳增汇效应分析——基于1828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pdf VIP
- 小学体育与健康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二年级全一册《第四课 运动场上我最棒》教学设计 .pdf
- GB50270-2010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