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面通信业务教案.ppt
主要内容 1. 无线电波的产生 2.频率、周期、波长、和电波传播速度 3.频率的划分 4.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和传播特点 5.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6.工作种类的表示方法 7.地面通信系统的组成 8. 地面通信系统的专用频率及应用 9. 遇险报警方式的选择 10. 地面通信系统的值守 11. 紧急呼叫与紧急通信 12. 安全呼叫与安全通信 13. 信号书的使用 第一节 无线电波的产生 一、无线电波的产生: 高频电流在天线流动会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在空间中交变磁场再产生交变的电场,交变的电场再产生交变的磁场。这样在空间中交变的电磁场不断交替变化,波动传播,从而形成了无线电波。 二、无线电传播的速度: 近似光速 C=3x108m/s 二、频率、周期、波长的定义 频率(FREQUENCY): 定义:电波在单位时间(1S)内幅值大小与方向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符号:F 单位:赫兹(Hz) 千赫兹(KHz) 兆赫兹(MHz) G赫兹(GHz) 换算关系:1000Hz=1KHz ;1000KHz=1MHz ;1000MHz=1GHz 二、频率、周期、波长的定义 周期: :电波幅值大小与方向变化一次所用的时间。 符号:T 单位:秒(s) 、 毫秒ms)、微秒(?s) 换算关系:1秒(s)=1000毫秒(ms); 1毫秒(ms)=1000微秒(?s)。 波长: 定义:电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符号:λ; 单位:米(m)、 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 换算关系:1米(m)=10 分米(dm); 1分米(dm)=10厘米(cm); 1 厘米(cm)=10毫米(mm); 三、两个关系式 1、T=1/F 2、λ=V/F =3x108/F 第二节 频率的划分 地面通信使用的频段 中频(MF):415—4000KHz 其中,中频I(MF I)415-530KHz 中频II(MF II)2MHz 高频(HF):4000--27500KHz 海上高频分波段:CCIR指定4、6、8、12、16、18、22、25MHz,为海上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 甚高频(VHF):156-174MHz 地面通信使用的频段 信道与频率(CHANNELFREQUENCY): 单工信道:SIMPLEX CHANNEL;多用于船到船通信,及重要通信; 双工信道:DUPLEX CHANNEL;多用于船到岸通信 分工作类型指定:RT、NBDP(TELEX)、DSC等 例如:无线电传通信的828信道,对应的岸台的发射频率(即船接收频率)是8430.0KHz; 岸台的接收频率(即船发射频率)是8390.0KHz。 第三节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和特点 一、无线电波的传播路径 地波传播 空间传播 电离层波传播 地面波 地面波是指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空间波传播 电离层 大气层由于太阳紫外线的辐射,气体分子被电离,形成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电离层。 距地面高度为50到300km。 随高度不同电离层电离程度不同,形成不同的浓度。大致分为D、E、F1、F2层。 电波在穿越电离层时,会受到吸收和衰减。吸收和衰减大小与频率和电离层的浓度有关。 D层和E层变化最有规律中午浓度最强,晚上D层消逝。 F层在白天分为两层,F1和F2。F1层在晚上消逝。 晚上只剩E层和F2层。 电离层波(天波):指靠电离层波传播的电波 二、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1.长波和超长波传播特点 超长波: 波长为100km - 10km; 频率为3 - 30kHz; 长波: 波长为10km - 1km; 频率为 30-300kHz。 传播特点: 超长波和长波由于波长长,地形对传播影响很小。 在 300 Km 以内传播基本上是地波传播。 远距离靠天波。 二、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长波和超长波传播主要缺点 地波对其它收信台干扰大; 易受天电干扰, 尤其是在雷雨的夏季; 收发设备笨重, 需要庞大的天线. 应用:台卡、欧美伽等无线导航系统。 二、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2、中波的传播特点 波长:1 km-100m; 频率:300 - 3000kHz; 传播特点: 白天靠地波.因为中波穿过D 层时,受到强烈的吸收。 夜间靠地波和天波.吸收中波的D层消失,由E层反射。 白天传播200海里;晚上传播400海里。 有衰落现象。接收机须加AGC控制线路。 二、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3、短波传播特点 波长为100~10m; 频率为3~30MHz。 传播特点: 主要靠天波来传播。地波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100Km; 白天频率越高,传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立台南护理专科学校五专部内外科护理学实习计画 - 国立台南护理 ....DOC
- 国立员林家商102学年上学期高二国文第一次段考复习卷 命题范围 ....DOC
- 国立屏东女中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期中考试试题.DOC
- 国学社团——四1张晓茜.ppt
- 国立嘉义大学104 学年度电子物理学系光电暨固态电子硕士班招生 ....PDF
- 国立交通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国立交通大学机构典藏.PDF
- 国立新竹师范学院八十六学年度研究所招生考试试题 - 国立新竹教育 ....DOC
- 国立苗栗高级中学101学年度第1学期第三次班代大会会议纪录 壹 ....DOC
- 国立高雄科学技术学院进修补习学院八十七学年度招生 ... - kuas.edu.tw.DOC
- 国训中心莫兰蒂风灾灾情统计报告.PDF
-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合肥市卫星社区大市场为例.pdf
- 上海直播粳稻一次性侧深施肥专用肥开发及应用.pdf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苹果叶病害识别方法研究.pdf
- 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分析--以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为例.pdf
- 基于脑电与眼动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研究.pdf
- 数字技术在高师多声部视唱训练中的应用研究.pdf
- 基于铜、镍催化剂对莫西沙星中间体催化加氢性能研究.pdf
- 埇桥地区2021-2023年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pdf
- 稀土金属改性MOFs_TiO2异质结的构建及光催化CO2还原性能.pdf
- 基于问题链的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影响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