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稚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仔稚鱼

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发育和生长研究 郭仁湘1,符书源1,杨薇1, 陈国华1,刘扬潮2,周先雄3 (1海南大学海洋学院,2海南生利水产繁殖有限公司,3万宁业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摘要: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初孵仔鱼到幼鱼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的变化,长鳍棘的长出与收缩,鳞片和体色斑纹的出现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在水温27~30 0C,盐度27~31,pH8.0~8.4的海水中培育,初孵仔鱼至孵化后 2日龄为前期仔鱼 ,2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 3日龄至 20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 22日龄至 30日龄为稚鱼期;孵化后 31日龄进入幼鱼期。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和收缩,也是生产育苗当中比较关键的仔稚幼鱼变态过程。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 仔鱼 稚鱼 幼鱼 生长发育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俗称龙胆石斑鱼,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 Epinephalus) 图2-2-1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生长 Fig 2-2-1 Growth of larvae,juveniles,young fish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2.2.2 仔稚幼鱼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变化 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和收缩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生产育苗当中比较关键的仔稚幼鱼变态过程,而与此相关的变化可见图4-2-2。在仔鱼孵化后第7d出现了背鳍棘和腹鳍棘的原基,于第8d长出鳍棘。开始时是腹鳍棘发育较快,第二背鳍棘直至孵化后第14d才开始超越腹鳍棘的长度,直到孵化后第29d由于收缩速度较快此时以接近腹鳍棘的长度,进入幼鱼期后便再次被腹鳍棘超越。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绝对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孵化后第20d,分别为7.35mm和6.03mm,之后便开始收缩直到幼鱼期。而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相对长度在孵化后第16d时进入最大值见图4-2-3,分别为57.6%和50.57%,之后也进入下降的趋势。 图2-2-2 腹鳍棘和第二背鳍棘长度的变化 Fig4-2- 2 Changes of the length of pelvic fin spine and 2nd dorsal fin spine 图2-2-3腹鳍棘和第二背鳍棘相对长度的变化 Fig 4-2-3 Changes of relative length of pelvic fin spine and 2nd dorsal fin spine 3 讨论 3.1 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阶段的划分 胚后发育主要依据卵黄囊的变化,长鳍棘的长出与收缩,鳞片和体色斑纹的出现可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 1仔鱼期:分为1) 卵黄囊期仔鱼,该阶段为内源性营养阶段,营养主要由卵黄囊提供,卵黄囊的消失标志着这个阶段的结束。2) 后期仔鱼,这一时期在形态、生态、生理上变化相当剧烈。本期仔鱼完成从内源性营养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是育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死亡率极高,又称其为仔鱼的危险期。在后期仔鱼结束的标志上,不同学者的看法有所不同,陈国华等2001[4]认为以鳍的基本形成作为点带石斑鱼后期仔鱼期结束的标志;邹记兴等2003[5]认为点带石斑鱼仔鱼的腹、背鳍棘开始收缩,鳞片长出前为后期仔鱼结束的标志;而根据本研究表明,鞍带石斑鱼仔鱼在孵化后第20d时,仔鱼各鳍已基本发育形成,鳍式和形状也基本和成鱼相似,而腹、背鳍棘的绝对长度已发育至早期发育阶段的最大值,其后便开始逐步收缩。因此这里将仔鱼各鳍基本发育形成作为后期仔鱼结束的标志。 2稚鱼期:指的是后期仔鱼的腹、背鳍棘开始收缩,鳞片开始长出至全身披鳞结束。此期乃仔鱼变态的延续,将完成仔鱼到幼鱼过渡的阶段。育苗生产上通常将鱼苗在稚鱼期结束前,稚鱼仍处于浮游生活时便将鱼苗捕获分级筛选进入生产上的标粗(中苗培育)阶段,以有效的避免进入幼鱼期后严重的自相残杀。 3幼鱼期:该期鱼苗全身覆盖鳞片,身体形成斑纹,鱼苗个体在形态上、习性上都与成鱼相似。 3.2 鞍带石斑鱼仔稚鱼的生长 由仔稚鱼的生长曲线图可以看到仔鱼前期生长缓慢直至孵化后第8d和第16d时才开始加速生长,这里可能主要与其食性开始转化有关,孵化后第8d时仔鱼随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