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都的秋(公开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县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郁达夫代表作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
的晚上》《薄奠》
《迟桂花》
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
弱女子》《出奔》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故都秋景图;作者在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之秋味的?
请同学重点读3-11段,一是圈出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请大家随朗诵者一道去神游故都,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
;(一) 观秋色
你找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这些色彩的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主要是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
这些色彩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有力地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
;(二)听秋声
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些声音与景物的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鸽飞声、钟 鸣 声、扫 地 声、蝉鸣声、虫 鸣 声、风雨声、问答声。
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又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9;本文的“形” “神”是什么?
文章的“形”是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文题含意?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从前的国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暗含一种文化底蕴。“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围绕秋景抒发内心感受。
题目很深沉,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更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
B.表现作者主??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
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2.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
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小练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