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甘-口服液-分离精制实验结果汇报1.pptxVIP

芍甘-口服液-分离精制实验结果汇报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芍甘口服液 第6组 046213111 荆莉琳 046213112 姜婧瑜 CONTENTS 简介 工艺路线优选 处方与工艺路线 1 简介 简介 有效成分: 赤芍:芍药苷 甘草:三萜皂苷类(甘草酸)、黄酮类(甘草苷等) 杂质: 脂肪酸等水不溶性杂质可通过水提过程去除 固体颗粒可通过抽滤等过程去除 多糖、蛋白、多肽、无机盐等水溶性杂质可通过醇沉等过程去除 2 工艺路线 优选 超滤工艺 超滤工艺结果 浓度单位:μg/ml 超滤工艺结果 实验现象:加酸后的药液最难抽滤, 固体杂质最多。 加酸后,甘草酸是酸性皂苷、甘草苷 是黄酮苷,都是酸性物质,游离态 分子增多,开始从溶液中析出, 超滤时游离态也较难透过膜,因此 有效成分损失也多。 加碱后,甘草酸、甘草苷应该成盐, 以离子态存在居多,也应该更好透过 超滤膜。而且甘草药材提取液在过 10kDa的膜时,甘草酸透过率接近 100%。而实验结果与预想不符, 甚至在递变的pH条件下形成“凸点”, 我们认为实验数据有问题,因此在 醇沉工艺之后又尝试了加碱超滤, 再次比较原液与加碱液的超滤行为。 醇沉工艺 醇沉工艺结果 不同pH条件下超滤结果 芍药苷 甘草酸 甘草苷 原液超滤透过率 72.93% 42.88% 47.81% 加碱超滤透过率 66.23% 71.79% 52.84% 实验结果表明: 加碱后,甘草酸和甘草苷的保留率提高了,这与之前的设想吻合, 而芍药苷稍有降低,依然有“凸点”,具体原因我们目前还想不明白。 超滤的最佳工艺为:将药液pH调至6,过150kDa的超滤膜。 醇沉工艺结果 超滤与离心有效成分保留率比较 芍药苷 甘草酸 甘草苷 醇沉加碱超滤液 87.80% 78.00% 38.36% 醇沉原液离心 139.00% 108.88% 73.02% 实验结果表明: 醇沉后离心与醇沉后超滤相比,有效成分的保留率更高。 此处数据可能有问题,因此在放大工艺中又做了验证。 超滤、醇沉工艺结果 固含物检测 除杂率 pH=6的超滤液 68.64% 醇沉后pH=6的超滤液 71.78% 醇沉离心上清液 63.94% 实验结果表明: 醇沉后加碱再超滤的除杂率最高。 超滤、醇沉工艺结果 超滤 醇沉 絮凝工艺 加入适量苯甲酸钠,搅匀 成品 灌封,煮沸灭菌1min 絮凝工艺结果 有效成分保留率: 芍药苷:59.68% 甘草酸:34.27% 甘草苷:29.85% 除杂率:39.20% 有效成分保留率和除杂率都不是很高。 3 处方与 工艺路线 处方 1000ml口服液 甘草 200g 白芍 200g 处方 以一人一天服用3支,1支20ml计算,一天服用量 为60ml。而一人一天需服用12g白芍、12g甘草, 浓度为0.2g/ml,结果如上。 工艺路线 水提 以上2味,第一次加10倍水煎煮2h,第二次加8倍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 常压浓缩至200ml。 醇沉、离心 加3倍量乙醇至含醇量达71%,搅匀,静置24h, 取上清液。 减压回收乙醇,加纯水至1000ml,搅匀,静置5h, 取上清液。 离心(8k r/min,20min),取上清液。 配液、灌封 加入纯化水稀释至 1000ml,混匀, 滤过,灌封。 灭菌 采用煮沸灭菌法。 提取 分离精制 成型 灭菌 醇沉放大工艺 离心(8k r/min,20min),取上清液 成品 灌封,煮沸灭菌1min 超滤放大工艺 超滤、醇沉放大工艺结果 有效成分保留率比较 芍药苷 甘草酸 甘草苷 醇沉离心上清液 65.17% 94.67% 92.22% pH=6的超滤液 35.38% 72.39% 51.69% pH=6的超滤液灭菌 16.46% 70.70% 41.29% 芍药苷损失不是因为pH过高,因为加减后的抽滤液几乎没有 损失。成分透过率不高应该是因为膜添加了一些疏水性材质。 加碱超滤后不能再将pH调回去,因为可能析出沉淀。 实验结果表明: 放大工艺中,醇沉后加水静置再离心的有效成分保留率最高。 煮沸灭菌法致有效成分损失较大,应考虑其他灭菌方法。 超滤、醇沉放大工艺结果 固含物检测 除杂率 醇沉离心上清液 49.04% pH=6的超滤液 40.55% 实验结果表明: 醇沉后加水静置再离心的除杂率也较高。 综上所述,最后最佳工艺确定为上述醇沉工艺。 THANK YOU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