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总结汇报-芍甘胶囊第1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芍苷胶囊第一组 小组成员:9、10、11、12 检测方法: 甘草苷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酸(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甘草苷670μ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对照分析: 1)以150g单药材为单位,将醇提和水提进行比较: 由表格可看出醇提取率大约为水提取的2倍,故采用乙醇提取可得到更多的有效成分。 对照分析: 2)提取液固含物对比:(以150g单药材为单位) 由表格可知,醇提得到的固含物较水提更少,说明乙醇提取所得到的杂质较水提少。 对照分析: 3)树脂与醇沉和超滤去固含物的效果比较: 由表格可知固含物得率:树脂精制二次醇沉超滤一次醇沉 工艺处方: 处方: 芍药1.5kg 甘草1.5kg 制成1000粒胶囊 工艺: 以上二味,加8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后加水稀释,离心,上大孔树脂吸附,采用3bv70%的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后继续浓缩成稠膏,加入130g糊精,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得喷干粉,一步制粒,黏合剂用量为102.5g。整粒后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用法用量:一天2次,一次4粒(每粒固含物为0.4g)) * * * * * 模板来自于 / * 实验方案设计 结果对比与分析 生产工艺设计 Contents 目 录 1、 2、 3、 01 实验方案设计 Part One 实验目的: 1、掌握设计中药复方的精制分离方法与技术 2、掌握芍药甘草汤分离过程中的醇沉、超滤、树脂吸附技术等 3、熟悉不同精制工艺对芍药甘草汤的固含物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4、了解大孔树脂、超滤等吸附、分离原理 5、了解胶囊剂成型工艺及胶囊生产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仪器与试剂: 1、仪器:量筒(1000ml),圆底烧瓶(3L),加热套(3L),旋转蒸发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布氏漏斗,纱布,药典筛,烧杯(1000ml),大孔树脂柱,旋转蒸发仪,胶囊填充机 2、试剂:自来水、95%乙醇、乙腈、甲醇、甲酸、三氟乙酸、色谱纯、蒸馏水 3、药材:芍药60g,甘草60g,糊精适量 实验方案: 采用8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后加水稀释,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2bv70%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稠浸膏,采用湿法制粒制成颗粒,整粒后装入胶囊即得。 实 验 流 程 图 芍药60g 甘草60g 提取液 大孔树脂精制 醇洗液 稠浸膏 颗粒 装胶囊 第一次1.5h,第二次1h 回收乙醇 加水稀释 湿法制粒 减压浓缩 整粒 再用2bv70%乙醇洗脱 2bv蒸馏水洗脱后 8倍量60%回流提取2次 甘草酸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三氟乙酸(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甘草酸700μ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芍药苷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酸(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670μ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固含物检测: 精密移取样品10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W1)中,水浴蒸干,于105℃烘箱中干燥2h,置干燥器中冷却0.5h,迅速称重(W2),再置烘箱中烘1h后,取出,至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重(W3),两次差异不得超过0.3mg,计算固含率。 固含率(mg/ml)=(W2-W1)/10 02 结果对比与分析 Part One 母液 上样液 树脂洗脱液 树脂洗脱成分保留率 有效成分保留率 甘草苷 0.271g 0.267g 0.207g 76.53% 76.38% 芍药苷 2.610g 2.590g 2.051g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