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毕业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以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为中心主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抒写。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抒发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抒写英雄失路的悲慨;对南宋王朝投降政策的批判。 关键词:辛弃疾 爱国词人 爱国词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至今,只要人们一说起“闻鸡起舞”和“枕戈待旦”、“中流击楫”这几个成语,就会有很多人想起刘琨、祖逖这两位立志收复中原的爱国志士。而很少知道同样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我在此谈点自己在自学中所获得的心得。 词到了南宋,发展到了高峰,民族矛盾在词里得到反映,提高了词的思想性,闪耀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泽。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爱国词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辛弃疾。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北宋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异军突起,开一代词风,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数百年来,前人评论辛弃疾已不少,施议对博士也专说辛词。我认为施博士的论说比较客观,能引起据典,提出自己高深、独特的见。我读这部词集后受益匪浅。 可以说,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作为一位爱国志士,他的文学创作密切联系着他的政治事业。所以要理解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要了解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在他出生的前十三年即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接着,辛弃疾的家乡历城也被沦陷,人民过着屈辱的生活。辛弃疾和北方人民一样,从小就受到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痛苦,产生了对侵扰者的恨,对人民的同情,救亡图存的思想在他的心灵上萌芽生长。他的父亲辛文郁早逝,祖父辛赞把他扶养成人。幼年时期受到他祖父辛赞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从青年时代起,就很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2岁组织一支二千人的队伍参加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任掌书记。次年奉耿京之命,到建康与宋廷联络,授右承务朗。耿京为叛徒所杀,辛弃疾突入金营捉拿叛徒,率部南归。后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湖北与湖南转运副使等职。他任职期间招纳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安定民生。因为他一贯极力抗金,始终得不到宋廷的信赖。从42岁起,曾多次起用,多次免职。先后在信州带湖、鹅湖一带闲居20年。终于抑郁而逝。他一生仕途坎坷,报国无门,一腔忠情,寄之于词。他的词今存620首,词作之丰两宋词居于首位。抒写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思想,是他全部词作的中心主题。换句话说,稼轩词最有价值的和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发自肺腑的爱国词。词如其人,读其词才知道辛弃疾是怎样的一位爱国词人。闲暇之佘我喜欢拿辛弃疾的词来读一读。特别是那些豪放词、爱国词我百读不厌。许多首词的确耐人寻味,值得深思。他的词让我得到不仅是一次思想教育,而且是一种艺术熏陶。下面就谈谈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词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对分裂的北方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直接或间接地抒发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直接陈述收复中原的大计,正面描写抗金斗争,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辛弃疾南归后,热情能为抗金出力。25岁写了《美芹十论》献给皇帝。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可因败而放弃失地的既定国策。《美芹十论》分为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十篇。这些都未引起朝廷的重视,但他并没有灰心。5年后又写《九议》,其观点和《美芹十论》相同。 辛弃疾在词里又如何描写他早年投身抗金事业呢?“壮岁旌旗拥万夫”、“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鸪天》)是作者晚年58岁被迫闲居时所作,虽闲居,但一直向往当年跃马扬式的战斗生活。这两句词是对那种情景的回顾。说明当时抗金斗争进行得轰轰烈烈,士兵们的警惕性高,随时准备打击敌人,词人自己以实际行动为恢复中原献身。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清平乐》)也是回忆作者当年与金兵浴血奋战,为北伐奔走呼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作者通过这些回忆表达对自己的赞美之情。 表达对北方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 从“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可看出36岁的词人和广大人民一样怀念着中原故土。这些词句反映了40年来,由于金兵南侵,祖国南北分裂,广大人民妻离子散,流离所带来的痛苦生活,也反映了作者始终坚持抗金立场,并为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愿望而感到无限痛苦的心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南乡子》)这里说的是当时的现实;登楼远望,只见楼前风光,不见中原故土。可见作者对于千百年兴亡事的无限感慨,其中包含了对中原故土的殷切怀念。 “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满江红》)寄托了词人要求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重返故乡人爱国之情。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充分表现了词人虽处逆境仍念念不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