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剂至祛虫剂—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均有祛除痰涎宿食之功,均可用治痰涎宿食停滞之证。 保和丸其病机是痰涎宿食停滞于胃中而非胸,所治之证亦无气逆冲上之势,故治以消导化痰,理气和胃之法。 瓜蒂散其病机是痰涎宿食主要停滞于胸膈上脘,病者形盛气实,所治之证且有气逆冲上之势,故治以酸苦涌泄痰涎宿食之法,因势利导,驱邪外达。 第二十六章 治疡剂 一、概念 功效:散结消痈作用,解毒排脓,生肌敛疮作用 主治证:痈疽疮疡病证 二、分类及适应证 1、疮疡初起—散结消痈(仙方活命饮、阳和汤、 大黄牡丹汤) 2、疮疡中期—托里透脓(透脓散) 3、痈疡溃后—补虚敛疮(内补黄芪汤) 三、使用注意 1、据其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方剂。 2、痈疡易成者配合外治法。 3、痈疡中期辨其正气未衰和已衰。 4、痈疡后期不宜过早用补法。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 当归尾 甘草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一钱 金银花 陈皮 各三钱 【原方用法】 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 *配伍要点 ① 山楂+神曲+莱菔子 ②陈皮+半夏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 2、临证加减: 若食滞较重,加枳实、槟榔以增消食导滞之力; 若食积化热甚,而见苔黄、脉数者,可酌加黄芩、黄连以清热; 若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以泻下通便;若兼脾虚者,加白术以健脾。 3、现代运用: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过敏性结肠炎、婴儿腹泻等属食积内停者。 4、现代研究:本方具有增强胃肠运动、中和胃酸及增加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胰酶及胆汁分泌等作用。 健脾丸 《证治准绳》 【组成】 白术炒,二两半 白茯苓二两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人参各一两五钱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煨熟纸包槌去油)各一两 甘草七钱半 【用法】 共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主治】脾虚食停证。 食停生湿:食少难消,大便溏薄。 脾虚失运 食停气阻:脘腹痞闷。 食积化热:苔腻微黄。 脾气虚弱:脉弱。 【病机】脾虚食停,生湿化热。 【治法】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方解】 君: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以止泻。 臣:人参、甘草—益气健脾 山药、肉豆蔻—健脾止泻。 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积 佐: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 黄连—清热燥湿厚肠。 使(兼) :炙甘草—调和药性 *配伍要点 ①茯苓+白术;神曲+山楂+麦芽 ②补消兼施,寓消于补。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 2、临证加减: 若脾虚食滞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祛寒; 若湿甚者,可加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渗湿。 3、现代运用: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过敏性结肠炎等属脾虚食滞者。 4、类方比较:保和丸—健脾丸 本方长于消食化滞以和胃。用治食积不甚,正 保和丸 气未虚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恶厌食,苔 厚腻,脉滑等证。 均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用治食积停滞,脘 腹痞满,食少便溏等证。 本方以补气健脾为主,兼能理气消食,清热祛 ?健脾丸 湿。用治脾胃虚弱,湿积内停,兼有湿热。症 见有脘腹痞满,食少难消,苔腻微黄,脉虚等 证。 复习思考题: 1、消导化积剂与泻下剂均治有形之实形,在临床应用上有何区别? 2、保和丸为消食和胃之剂,方中为何配用连翘? 3、试比较保和丸与健脾丸功效、主治的异同? 第十八章 驱虫剂 概念 组成:以安蛔、驱虫药为主; 作用:驱虫或杀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