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体温.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体温 董泽飞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体温的正常值、产热方式及散热方式 2.理解体温的正常波动和散热的调解 3.了解体温的调节及体温调定点学说 第八章 体温 概念: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如: T < 22℃→心跳停止; T > 43℃→酶变性而死亡; T = 27℃→低温麻醉。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 (一)正常体温   通常体温的测量部位为腋窝、口腔和直肠温。 1.直肠:正常为36.9℃~37.9℃。 2.口温:约比直肠低0.2℃,为36.7℃~37.7℃。 3.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0℃~37.4℃。 直肠比较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但由于测试不便,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另外,科研中还常用食管温度(=体核温度)、鼓膜温度(=下丘脑温度)。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正常人的体温可因昼夜、性别、年龄和机体的活动等而有所变动。 1.昼夜节律变化 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 一般是清晨2~6h时最低,下午1~6h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体温的昼夜节律是生物节律的表现之一。与人昼动夜息的生活规律,以及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等机能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 长期夜间工作的人,上述周期性变化可以发生颠倒。 2.性别差异 ⑴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⑵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1℃)。   3.年龄差异 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与代谢率降低逐渐有关),大约每增长10岁,体温约降低0.05℃。14~16岁的青年人体温与成年人相近。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由于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4.其他 ● 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可使体温暂时升高1~2℃。所以测体温时,要先让受试者安静一段时间,小儿应防止其哭闹。 ●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都会影响体温。 ● 全身麻醉时,会因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体温降低,所以全麻时应注意保温。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一)产热 1.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脏,其次是脑)。 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 2.产热形式 ⑴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 实际上,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常在战栗之前,首先出现战栗前肌紧张,当肌紧张上升到一临界水平时就转变为战栗。 ⑵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但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70%)。 (二)散热  1.散热部位: 主:皮肤 面积大 与外界接触 血流丰富 有汗腺 次:肺、尿、粪 2.散热方式: 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70%。 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 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⑴辐射散热: 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因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⑵传导散热: 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 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 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 ⑶对流散热: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 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纤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寒。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