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第三章 信息的传播及认知.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信息传播与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注意 记忆 图式 定势 一、感知觉 (一)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征的直接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把握。 感觉是对刺激信息的觉察,知觉是把感觉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事物。 (二)感觉阈限 人能察觉的最小刺激量。 视觉:20毫秒 听觉:20-20000赫兹 (三)阈下知觉 低于感觉阈限的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反应。 夹帧广告实验 视觉 快速呈现、弱光呈现、在背景中呈现 听觉 快速呈现、高频或低频呈现、在背景音中呈现、杂音中反复呈现 目前的应用 阈下知觉广告 植入式广告(疑似) 思想控制? 人格养成 学习 二、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 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他对象。 集中: 心理活动停留在特定对象上。 (二)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 随机发生的,不需要主观努力的注意。 刺激驱动…捕获 有意注意 有一定目的,并且需要一定的一直努力的注意。 目标指向…选择 (三)吸引注意力的策略 获得无意注意的策略 提高刺激的强度 使用直观的刺激 合理安排刺激的时间和位置 获得有意注意的策略 信息的有用性 信息的趣味性 信息的易得性 新闻价值+易得性 三、记忆 (一)记忆: 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 陈述性记忆 关于事实的信息,这种知识我们可以加以描述。 程序性记忆 关于技巧、技能的知识,通常很难用语言描述。 实况记忆 人面对突发发生的,引起情绪波动的重大事件时所产生的记忆。 特点 初始记忆的细节丰富。 随时间推移会出现记忆错误。 记忆的准确性与自信程度无关。 (二)记忆的过程 1.编码阶段……识记 以某种方式加工需要记忆的信息。 2.存储阶段……保持 把经过编码的信息存储于记忆系统。 3.提取阶段……回忆 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被重现出来。 (三)记忆的衰减和歪曲 艾宾浩斯 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巴特莱特 记忆中不仅有遗忘,还有歪曲。 巴特利特: 记忆不是对无数固定的、无生气的和零碎痕迹的重新激发,它不可避免的受到已有记忆的影响,是以我们自己有组织的知识、体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或解释。 (四)询问方法与回忆 how fast were the cars going when they ( ) each other ? Smashed(冲撞、猛烈撞击) Bumped(撞) Hit(碰撞) Contacted(触碰) 心理学家发现的规律: 证人的自信程度并不能预测他们证词的精确性。 证人通常高估事件的持续时间。 证人对事件的回忆,部分的依赖于他们在事后获得的信息。 证人对事件的记忆表现为正常的遗忘曲线。 证人的证词受提问的用词的影响。 与有几个证人相比,只有一个证人时,作出误证的风险性增大。 启示: 在询问目击者时,应该确保提问的方法、措辞不会对目击者的记忆造成歪曲。 保持耐心,当目击者在回忆整个事件的细节时,不要打断对方。 使用适合目击者的语言,避免作出个人判断和评论。 重访事发现场,是很有效的激活记忆的方法。 要求目击者对与事件相关的任何可能的信息都进行报告,哪怕是不完整的或断断续续的。 以不同的顺序回忆事件的过程和细节。最初记忆起来到细节可以作为其他回忆的提取线索。 杭州车祸报道(4分钟) 杭州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 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 交警听说胡师傅目击了车祸过程,带他到了斑马线旁,胡师傅手指斑马线,说开了—— 晚上八点零几分样子,‘轰轰轰’地跑来三辆车,都是很低很矮的跑车,速度很快很快。 人一下撞飞了起来,飞得很高很高,有那么高(胡师傅指了指德加公寓大门的门楣,门楣高约五米多)!人在空中翻了跟头,掉下来了。 一位紫桂花园的保安接着说:“开始我哪里以为会是人啊,撞飞得太高了!我以为是撞了车,保险杠什么的飞起来了呢!人掉下来后,离斑马线已经有20多米远了吧。” 围观的路人纷纷指责,100码?150码都有了吧?不然人怎么可能撞得那么远? 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报道(20秒) 四、认知图式 (一)认知 广义:人们知晓事物的过程,包括所有的认识活动。 狭义:人们对外部信息的输入、变换、简约、解释、存储、恢复和使用的全过程。 (二)认知图式 巴特莱特: 图式是储存在记忆中的有组织的知识。 皮亚杰: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人是意义的建构者,人并不是把外界信息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知识背景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信息的理解。 (三)认知图式的作用 积极作用 帮助我们认识、判断、理解外部事物,提高人们信息加工的效率。 消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