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三章夏商周资料
第二章 夏商 (前2070 ——前1046) 第一节 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说文》云:“夏,中国之人也”,夏就是中国或中国人的意思。中国另一名曰“华”,华有“服章之美”,合曰:华夏,也有中华、中夏之称。 夏王朝是否存在,过去由于史证较少曾被一些学者所怀疑。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绝大多数国内学者对夏王朝的存在已不怀疑。 夏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共470年。从禹到桀,共传14代、17王。夏属于国家的早期阶段,国家制度尚不完善。 夏禹王像 一、夏王朝的建立 1、夏建立的标志——涂山之会 2、启确立王位世袭制 由“大同”进入“小康” 二、夏的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 1、夏的阶级结构 2、夏的国家制度(夏代国家政权初创,故官制也比较简单) (1)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后”。后改称为王。 《史记·夏本纪》曰:夏“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说文》曰:“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叁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王是天下所归往服从的人,能贯通天、地、人的首脑。 (2)“夏后氏百官”(《礼记》) “六事之人”(六卿)既管军事又管民事。 (3)夏有刑罚、监狱和军队,确立了贡赋制度。 《左传·昭公六年》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夏台,又名钧台,就是夏王朝的监狱 。 《史记·夏本纪》曰: ( 桀 ) “乃召汤而囚之夏台。” 夏王朝有自己的军队。史载禹“以铜为兵”正是依靠军队的力量,才确立了夏王朝的传子制度,确立了夏后启的统治。 (4)按地域划分国民:出现了九州的概念 《左传〉曰:“芒芒禹迹,划为九州。” 《山海经》最后一句话:“禹定九州” 。 “夏铸九鼎” 三、二里头遗址与夏的经济、文化 1、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夏王朝的都邑遗址。 2、夏的经济状况 铜器、酒器、乐器等,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器物。 车辆制造 建筑业:二里头的宫殿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 的宫殿遗址。 货币 3、夏的文化 夏的历法(《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我国传统的干支记日法,起源于夏代末期。 最早的日食记录。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有文献记录:《夏书》、《夏训》。 四、夏王朝的兴衰 1 .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太康时期,夏王朝开始衰落,夏的政权一度为羿所夺,史称“太康失国。” 少康得到有虞氏的帮助,聚集夏民众,恢复了夏王朝。这就是旧史书上所说的“少康中兴。” 2. 夏王朝的灭亡 孔甲时,夏开始转入后期。《史记·夏本纪》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 夏桀更加暴虐。《史记·夏本纪》云:“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商部族从东方兴起, 鸣条之战桀败,夏亡。 第二节 商朝的建立与发展 自成汤灭夏建立商朝至纣灭国,共经历17世,30王。前1600年至前1046年,共554年。 一、商族的兴起和商王朝的建立 殷商民族是出于东方的民族。 《史记·殷本纪》记载:有娀氏之女简狄因吞吃燕卵而生契,契就是商祖。《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舜封契于商,赐子姓。 自契至汤,商经历了十四代 ,迁徙八次。 成汤时期,商部族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势力强大的部族方国。商汤前1600年灭夏,商王朝建立。 二、商代前期的发展和盘庚迁殷 1、 “伊尹放太甲”,“ 九世之乱” 2、盘庚迁殷:(自“奄”城,在今山东曲阜迁至今河南安阳殷墟)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又称为殷或殷商。自此居殷直至灭国的 273 年之中,殷王朝基本不再徙都。都殷时期是商王朝的鼎盛时期,在这里留下灿烂的殷墟文化。 三、武丁时期的强盛 武丁在位59年,勤于国事,选贤任能,举傅说以为相,修政治国,致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外治武功,征伐四夷,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殷朝后期由此疆域辽阔,人民安定,进入鼎盛时期。 四、商王朝的政权机构 1、商王:最高统治者是商王。 商王自称的“予一人”,与后代帝王所自称的“寡人”、“孤”的意义相同,就是天下只有我一人。 2、内、外服官 商的统治地区分为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畿内是商王室直接统治的部分,称为“王畿”;畿外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 内服官,就是在畿内为王朝服务的官职:尹,“百执事之人 ”, “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 殷商王朝的外服,主要是侯、邦伯、子、男。多是指臣服于殷商王朝的部族方国首领。周文王曾为“西伯” 3、神职官作用巨大 巫、宗、卜、史等。 4、刑法和军队 商代作《汤刑》,刑罚惨重,五刑俱全。 五刑有劓、刖、宫、黥、辟等。故后代有“刑名从商” 之说 。商代有“圜土”,此即商代的监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