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践2.1认识与实践资料.ppt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践2.1认识与实践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践2.1认识与实践资料

案例--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阅读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大科学家牛顿晚年醉心于星象学、炼金术及个人神秘冥想体验的研究,并竭力论证第一推动力的存在。牛顿最后是从宗教里面找到了一个答案, 就是上帝是宇宙起源的第一推动力。 牛顿的信仰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1911年12月她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 坚强的意志 错误的信息 莱特兄弟由天上的飞鹰想到了飞机 想象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认识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 (三) 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主要内容 认识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反映论 先验论 能动的反映论 消极的反映论 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实践 ,先于客观事物 ,是先天就具有的。 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认识是先于物质和实践经验的东西 唯 物 主 义 唯 心 主 义 认识是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可知论 反映论 先验论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考研题精选(单选):“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的对立: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选 D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被称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主 体 客 体 主 体 实 践 客 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是否在实践中考察认识问题 是否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其一 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创造性表现了反映的能动性。 其二 (三) 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摹写性 认识的特点 徐悲鸿画马 此诗不仅刻画了山河的壮丽。而且,揭示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生活哲理,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认识的特点 摹写性—纪实 创造性—联想 认识的特点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创造性 鬼从何来? 蛇! 杯弓蛇影 认识的特点 (一)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二)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三)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 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一) 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