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感觉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感觉系统

感觉器官 The Sensory Organ 第1节 视觉器官 第2节 听觉器官和前庭器官 第3节 其它感受器 第一节 视觉器官(VISUAL ORGAN) 组成: 适宜刺激:光波刺激 视觉接受全部信息的95%以上,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眼球 一、 眼球的构造 1、外膜(纤维膜) 1)角膜: 前1/6,致密透明; 曲度大;有折光作用; 无血管,感觉末梢丰富,对痛、触觉敏感。 支持和保护眼球壁及其内容物。 2)巩膜: 后5/6,不透明; 包绕视神经形成鞘。 2、中膜(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1)虹膜(iris) 中膜最前面。于角膜、晶状体之间,中央为瞳孔; 虹膜内的2种平滑肌: 内、环状的:瞳孔扩约肌,副交感N支配。 外、放射状的:瞳孔扩张肌,交感N支配。 (2)睫状体 睫状体:巩膜和角膜移行部的内面: 睫状肌受动眼神经中 的副交感纤维支配: 睫状肌收缩 睫状小带松弛 晶状体曲度增加 适应看近物 (3)脉络膜 3、内膜(视网膜) 外层:色素上皮层 内层:视部 黄斑:视N乳头颞侧,中央为中央凹,视锥细胞密集,视力敏锐部位。 视神经乳头: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即盲点 (二)眼球的折光装置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房水 aqueous humor 无色透明液体 房水循环: 睫状体上皮产生 眼后房、瞳孔、前房 巩膜静脉窦 眼静脉 循环受阻 青光眼 2、晶状体lens 3、玻璃体vitreous body 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 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 眼折光能力的调节 2、瞳孔调节 当视近物时,双侧瞳孔缩小,其反射通路与晶状体调节的反射通路相似。 不同之处:效应器为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瞳孔调节的意义: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弱光时散大,增加视敏度。 3、眼球会聚 1、近视(myopia) 2、远视(hyperopia) 机制: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伴眼折光能力弱,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后方,以致视远物时就需折光调节,而视近物时调节能力已达极限,故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特点:远、近视物均需调节,易疲劳。近视力下降 矫正:配戴适宜凸透镜。 3、散光(astigmia) 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不呈正球面,曲率半径不同,不同方位入眼的光线不能同时聚焦于一个平面上,造成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清晰或变形。 特点:视物不清或视物变形 矫正:配戴适当的柱面镜 眼的折光异常小节 三、眼的感光功能 (一)光感受器细胞:视锥和视杆细胞 (二)感光物质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 (四)视杆细胞和颜色视觉 (五)色觉异常 (六)视敏度和视野 (七)暗适应和明适应 (一)视锥和视杆细胞 ——光感受器细胞 形态:4个部分 命名:根据外段(光-电转换产生感受器电位的关键部位 )的区别 终足:与双极C发生突触联系,再与神经节C联系 分布:由视网膜周边到中央凹,逐渐增多。 外段 感光物质 视杆细胞:视紫红质 视椎细胞: 成分:视蛋白+视黄醛(维生素A醛) 视杆C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感光换能机制已基本清楚。 视觉二元理论,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周边,与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的联系,共同组成视杆系统,它们对光的敏感性高,能在昏暗条件下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觉,分辨能力差,无色觉,只能 区别明暗。视锥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与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的联系的会聚程度低,共同组成视锥系统,它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在强光刺激下引起视觉,即具有昼光觉功能,分辨能力强,且能辨别颜色 (四)视锥细胞和色觉 视锥C的感光换能机制,目前认为与视杆C类似。 视锥细胞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光色素、感蓝光色素三种视锥色素,其化学构成区别是视蛋白的分子结构稍有不同,这种微小差异决定了对特定波长光线的敏感程度。 视锥细胞的功能特点是色泽分辨力强,能辨别颜色(视杆C对亮度差别的灵敏性高,但只能辨别物体的层次)。 三原色学说和色觉的形成 三原色学说和色觉的形成 当三种锥体C同等受到刺激时,即形成白色感觉; 当其中一种单独受到刺激时,即形成相应色感觉: 当三种C受到不同比例的刺激时,即形成不同色觉 (五)色觉异常 (八)暗适应与明适应 暗适应:指从明处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清到逐渐恢复暗视觉的过程(约25~30min)。 机制:是视紫红质的含量在暗处恢复的过程。 明适应:从暗处进入明处时,最初看不清(耀眼的光感),片刻后恢复明视觉的过程(约1min)。 机制:是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 ∵视紫红质在暗处大量蓄积,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