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的原因.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的原因

导致巴林银行 倒闭的原因 巴林银行的简介: 巴林银行(Barings Bank) 创建于1763年,创始人是弗朗西斯·巴林爵士,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 巴林银行与其它银行的区别 它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比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1886 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等到第二天抛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王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的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 但巴林银行的辉煌就在厄克·里森进入集团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灭亡! 那么厄克是怎么使巴林银行倒闭的? 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巴林银行原来有一个账号为 “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帐户。但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下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 “88888”从此诞生。  “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帐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帐的机会 。 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在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交易入帐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到发现各种错误里,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将近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号帐户的损失,由 2000万、3000万英镑,到7月时已达5000万英镑。事实上,里森当时所做的许多交易,是在被市场走势牵着鼻子走,并非出于他对市场的预期如何。他已成为被其风险部位操纵的傀儡。 1993年到1994年,巴林银行在SIMEX及日本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1000万英镑,超出了英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的限制。为此,巴林银行曾与英格兰银行进行多次会谈 。 1994年下半年起,里森认为日经指数将上涨,逐渐买入日经225指数期货,不料日本股市反复下跌,里森的投资损失惨重。更错误的是其在1月16日-26日再次大规模建多仓,以期翻本。据估计其9503合约多头平均买入价为18130点,经过2月23日,日经指数急剧下挫,9503合约收盘价跌至17473点以下,导致无法弥补损失,截至1995年3月2日,巴林银行亏损额达9.16亿英镑,约合14亿美元,至此,巴林银行230年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 。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 。 其它原因 ①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竟然允许里森既作为首席交易员,又负责其交易的清算工作。在大多数银行,这两项业务是分立的。因为让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其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在新加坡,里森既是期货交易部经理又是清算部经理。自己监督自己,自然给了里森瞒天过海的机会。 。 ②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三分之一。单一的经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加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明显存在监管漏洞。 ③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因为巴林银行不熟悉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严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许多投资衍生产品遭受灭顶之灾的,都与超出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从事过度投机有关 。 第一,投资者必须清楚地了解风险的程度。 第二,金融机构内部必须建立有效的相互制约的制度。 “看来我应该去中国找份工作!” *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