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点给自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一点给自然.doc

“留”一点给自然   柿子园里喜鹊喳喳      有这样一则很新鲜的见闻,听后令人深思――   在韩国北部乡村公路的两旁,一片片的柿子园映入眼帘。每当采摘季节结束后,总会有一些熟透了的柿子留在树上,构成了当地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路过此地的游人很奇怪,觉得不把这些又大又红的果实摘下来真是太可惜了。在得知这些柿子是留给喜鹊作食物时,他们变得更加地迷惑不解。然而听了导游讲的一个故事之后,人们才懂得了用柿子喂喜鹊的缘由,纷纷对果农的睿智翘起拇指,赞叹不已。      原来,柿子园在当地已成为喜鹊的栖息地。每年秋去冬来,它们都在柿子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的冬季特别寒冷,鹅毛大雪下了几天几夜,无法寻觅到食物的几百只喜鹊一夜之间全被活活饿死冻死。第二年秋天,当柿子树上的果实快要长熟时,竟被一种不知名的小虫糟蹋得精光,结果“颗粒无收”。在寻找原因时,果农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喜鹊。如果头年冬天喜鹊没有饿死冻死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虫灾了。自那以后,人们每年秋天收获时都会留下一些柿子,给喜鹊作为过冬之食。鲜红的果实吸引着大批喜鹊来到柿子园,这些善解人意的小鸟仿佛心存感激,即使春天来了也不急于飞走,而是忙着把柿子树上的害虫捕捉得干干净净。喜鹊就是这样来表示感恩,从而确保了柿子的丰收。   “留”是一种境界,在收获的季节,给喜鹊留点柿子在枝头,等于给大自然留一点,其实也就是给人类自己留一点。懂得报谢自然,无异于“留”下了青山绿水,“留”下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对自然的开发中,人类更应该坚持多留一点。掠夺式的开发只会加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实亦即无所“留”。当代人虽然能得一时之利,但留给子孙后代的就只有害而无利了。   尽管不同的民族思维习惯各异,然而有一种心却不分国度、种族和肤色,那就是感恩之心;有一种共同的感情不分动植物和人类而扎根于全世界,那就是纯真之爱。它们铸就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构筑出共同的守望和期盼。      天灾频发触目惊心      人类文明初期,地球陆地的2/3被森林所覆盖,大约有76亿公顷左右;进入19世纪中期后,减少到56亿公顷;到20世纪末,锐减至34.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下降到27%。在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20%和12%。以上数字向我们发出警示,亮起“红灯”。   一般来说,有生命的生物比无生命的物体好。然而,现在有些事情总是颠倒过来。可不是吗?在有些人看来,活着的森林就不如死去的树木受宠,活着的野生动物也不如死去后剩下的毛皮和骨肉那样值钱。   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这些活着的东西造福的是整个人类,其价值太抽象,或者可望而不可及。而在它们死去之后,受益的却是具体的个人,可以中饱私囊,大发横财。   就这样,受既得利益的诱惑和驱使,有些人便不顾一切,大举刀斧,将一片片活森林变成一堆堆死木头;肆无忌惮,弄枪弄刀,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张张皮,一块块肉。   一片树林没有了,一块草地不见了。其损失决不是几棵树、几棵草的问题,而是毁坏了价值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带来的影响是难以消除的。   事实证明,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做出报复性的反应。   近年来,环境压力正逼近我们的生活。美国加州近年就出现过持续近半个月的热浪,已造成141人死亡。据悉,如此持续的高温在美国气象史上实属罕见,很可能与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气候变化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干旱天气持续超过两年以上,亚马逊河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将会遭受严重破坏。随着这一生态系统的崩溃,原本由热带雨林“消化”的大量二氧化碳将被释放出来,从而导致“极端天气”的蔓延,引发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最终可能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大灾难。而过度的砍伐,则是“扼杀”亚马逊河热带雨林的“罪魁祸首”。这样的恶性循环绝非危言耸听:乱砍滥伐和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气候恶化起来;极恶劣的气候又“反戈一击”,摧残已经出现断裂的生态链,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走向崩溃的步伐。   由于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旅游开发等,鸟类灭绝的速度十分惊人。全球1万种鸟类中,大约2000种鸟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仅2005年,就有175种鸟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在亚洲、北美及热带雨林地区,鸟类灭绝的形势尤为严重。   英国科学家通过研究,设定出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三种情况及其后果。第一种为气温上升少于2℃时,欧洲、亚洲、中美洲和亚马逊河热带森林将失去30%。研究人员指出,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即使全球立即停止温室气体的排放,气温在2100年也会上升2℃。第二种情况指气温升高2℃~3℃时,西非、中美洲、欧洲南部和美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发生旱灾的概率上升,可利用的淡水减少;而在非洲和南美洲,却会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增大发生洪水的危险。第三种情况是到本世纪末气温上升高于3℃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