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教学机智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doc
基于教学机智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 要: 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复杂多变,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优化课堂教学,如点拨启智,激活思维;将错就错,巧施策略;反抛问题,化解尴尬;顺水推舟,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深化理解,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机智运用策略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进步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语言沟通存在障碍、课堂教学交流信息接纳度低、教学过程中聋生的参与度低等原因,普遍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聋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此,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面对复杂多变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要使教学能够有效地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借助教学机智,准确地判断,恰到好处地应变。那么,如何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机调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
一、点拨启智,激活思维
聋生由于受听觉的限制,导致语言障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维的正常发展。如何启发聋生的思维活动,促进智力发展呢?教师要善于在聋生似乎感到无疑之处,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自行解决,激活思维,启智敏思。如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面对贾母和贾宝玉同样的发问:“读了些什么书?”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只读了一年书,些许认得些字。”我问:“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为什么不一样?”教室里安静无比,无人回答。看着聋生茫然的表情,我赶紧又设计了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有什么不同之处?面对同一个问题,林黛玉回答时为什么要改口?从中表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通过组织讨论,使聋生明确了林黛玉前后回答的不同是因为贾母对女子读书的态度,她的改口也正好体现了其进贾府的心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去”,也表现了林黛玉的聪明和机智。聋校语文课堂气氛普遍压抑沉闷,教师要善于诱导点拨,促使聋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的门扉。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聋生去思考、去发现,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将错就错,巧施策略
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曾经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处理得好,会使整节课格外精彩。而教师对课堂错误的矫正,则是一种很机智的教学艺术。课堂上出现失误,教师必须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对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必忙于改错,而应该巧妙地从错误中引出一点教训,深化大家对该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次,在上完《荷塘月色》后接着上《清塘荷韵》时,我将《清塘荷韵》一文的作者误写为朱自清。这时,一聋生站起来吃惊地说:“老师你写错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季羡林而不是朱自清。”我恍然大悟,于是面带微笑不缓不急地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以往老师在考查这篇课文的作者时,有不少同学疏忽大意,张冠李戴,闹出笑话。”接着我又问:“这些同学为什么把季羡林误写为朱自清呢?”聋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因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都是借景抒情的散文,都是以‘荷花’为描写对象,并且题目也有点相同。”我趁机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可不能再犯这个错误噢。”于是巧妙地化解了问题。事后我发现,在考查这个内容时,学生再没出现同样的错误。
三、反抛问题,化解尴尬
语文课堂教学,如同电视直播,集艺术性和挑战性于一体。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疙瘩”,使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此时教师如果及时化解,教学就会“柳暗花明”。有一回分析试卷,其中有一道考查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试题:“爸爸妈妈总爱在亲戚朋友面前说我的学习成绩多么好,真使我骑虎难下。”在分析中,我解释道:“‘骑虎难下’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而难以中止,用在此语境中不合适。”正要继续往下讲的时候,几个聋生在下面问:“那么用什么词合适呢?”我没有准备,一时反应不上来。这个意外的发问顿时使我感到尴尬、困窘。情急之下,我把问题反抛给学生:“大家一起开动脑筋,看哪位同学的答案最精彩?”片刻思考后,聋生的答案丰富多彩地呈了上来。有的说“左右为难”,立刻被大家否定了,理由是没有走出“骑虎难下”的意思范围;有的说“难为情”,虽然意思对了,但过于口语化;后来有聋生说“尴尬万分”,这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致认为符合了语境。这时,我的答案也成熟了:“手足无措”。结果同学们很兴奋地表示这个答案最好。这样,本来困窘的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考英语三轮冲刺挑战满分练习01 阅读选择一:人与自我(中考真题精选)(含解析).doc VIP
- JB391585《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pdf
- Starter Unit 1 Hello! (Section A )分层作业同步卷(含答案)2024版.docx VIP
-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核心素养精品课件).pptx VIP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doc VIP
- T-CAGHP 020-2018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docx VIP
- 2024年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龙门吊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T_CHIA 54.1-2025 颈椎病专病电子病历标准数据集 第 1 部分:入院记录.docx VIP
- 05g359-3单轨吊_标准图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