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语文课堂问题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优化语文课堂问题设计.doc

如何优化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问题设计 优化方法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行发散思维、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问题设计不恰当,就会走入误区: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太多,一节课45分钟,问题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问题有的并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设计的“有效问题”,更多是老师随心所欲所提的“无效问题”;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太过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学生往往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这样的课堂表面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融洽,但学生的能力却得不到任何培养;还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过于艰深,问题一抛出,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回答,造成“冷场”,最后老师只好自己代答,才能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如何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水平,优化课堂提问:提问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纯粹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   在备课中设计的问题不必太多,真正有教学意义,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在于“质”而并非“量”,琐碎的问题会让课堂变得松散而凌乱。一节课只需一两个关键问题,即主问题。它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品读的牵引力,具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支撑力,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故乡》是一篇传统课文,它深刻地概括了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品是很有深意的,可设计的问题有很多。然而,如果问题设计过于琐碎,势必会将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在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变”字,请学生以“变”字谈谈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学生找出了文中人物的变化,找出了“我”的心情变化……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下,把握了人物形象,体会了人物的语言、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这样小说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三、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围绕“背影”,进行了如下一组问题的设计:   1.文中出现了哪几次背影?   2.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背影?为什么?   3.父亲的背影体现了怎样的父子深情?   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便能找出出现了四次背影,这时我让他们分别用小标题将四次背影概括出来:点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忆背影。这样对于课文就有了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确领会本文的构思角度“背影”,从而直接进入到本课的重难点而不至于偏离。接着,思考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分析,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这是课文的重难点。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对文章的感情(第三个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问题设计要有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宽、加深原有的教学内容,可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语句,等等,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喂―出来》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天上掉下那块小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与周围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学生既激发了想象力,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五、问题设计应有多元性   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或几个具有多元性的问题来提问学生,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发散性、逆向性等)。比如在教学《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后,我提出一个拓展性问题:第一次真的很好吗?请说出理由。学生大多回答:“真好。”并以课文内为基础或结合实际说了理由。也有同学回答:“不一定真好。如果是第一次吸毒、赌博等就不好。”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后来,我进一步引导:读了此文,你觉得对应怎样对待生活中的“第一次”?学生回答:“要小心,不一定都能尝试,要看第一次的性质好坏。”这样有激发多元解读的作用,也让学生明确了要善待人生中的第一次。   六、提问要有普遍性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