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皮士的心灵独白.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嬉皮士的心灵独白.doc

嬉皮士的心灵独白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嬉皮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摇滚乐表达了对和平、爱、自由的追求,要求性解放和使用毒品,其本身的反叛性与嬉皮士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摇滚乐成了诠释嬉皮士内心世界最好的语言。   关键词:嬉皮士 摇滚乐 文化内涵 反叛      20世纪60年代,一群年轻的反叛者登上了美国的历史舞台,他们留长发,身背吉他,穿喇叭长裤或土耳其长袍,腰间挂着或脖子上或手上或脚上戴着彩色念珠。这些叛逆的嬉皮士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摇滚乐这时也在美国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知名的乐队和歌手,如杰斐逊飞机乐队、感恩而死乐队、谁人乐队、滚石乐队、歌手詹妮丝?乔普琳、吉米?亨德里克斯,等等,俘虏了千千万万年轻人的心。这些乐队与歌手在嬉皮士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嬉皮士也促进了摇滚乐在美国的发展。用“公不离婆,秤不离坨”形容60年代美国嬉皮士和摇滚乐的联系并不为过。为什么嬉皮士和摇滚乐会有这么密切的联系呢?这就要追溯两者的文化内涵。   嬉皮士大部分出生在战后美国经济复苏期,在富足的美国经济中成长,他们一出生就拥有漂亮的住宅、汽车、立体音响、电视和足够的零花钱,但是富足的物质生活没有能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时代的改变赋予这些年轻人不同于父辈的生活环境、社会心态和社会需求。他们无法理解在物质富裕的时代父母只顾埋头挣钱不顾其他,他们认为在美国已成为世界首富的时代再拼命挣钱只会助长拜金主义、只认钱不认人的社会风气;在优越的条件下成长的他们难以面对现实社会黑暗,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种族矛盾等问题,核战争的威胁像一团乌云一样笼罩在他们的头顶挥之不去,这些社会现实与政府宣扬的美好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年轻人深感失落与迷惘,他们在失望之余走上了反主流文化的道路。反主流文化是指同美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包括文化、道德、宗教、伦理观念)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形式。嬉皮士互相友爱,远离政治,逃避现实,“干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是嬉皮士文化中的精神核心,他们追求自我表现、自我享乐,并且使用麻醉剂,沉浸在美妙的幻境中。   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城市波普音乐是摇滚乐的主要源泉,这三种音乐有一个共同点,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爱。节奏布鲁斯和乡村音乐关心更多的是下层人民的生活,波普音乐主要表达的是爱情和理想等年轻人普遍关注的东西。摇滚乐兼具这三种音乐的主题,因而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爱情、理想、和平、自由是摇滚乐亘古不变的主题,60年代的摇滚乐的内容几乎离不开爱情、乌托邦理想、反叛、性和毒品等主题,这与嬉皮士的追求一致。摇滚乐是一种节奏强烈、非常狂热的音乐,是兴奋的一瞬间的延续。而这恰好符合了嬉皮士逃避现实、麻痹自己的需要,它的这种强烈的宣泄性也适合嬉皮士表达自己心中的渴望或不满。摇滚歌星在舞台上塑造角色时,是在演绎自己、表达自己、宣传自己,这与嬉皮士追求自我表现相一致。摇滚乐不仅仅是台上演出者的自娱自乐,它还有着极强的参与性,能使台下的观众与台上的表演者融为一体,随着音乐一起摇摆、一起呐喊、一起狂热,这非常适合大批聚在一起的嬉皮士。摇滚乐的号召性是后来的嬉皮士运动暨摇滚音乐会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   摇滚乐的文化内涵和它的演出风格正好与嬉皮士的需求不谋而合,因而嬉皮士与摇滚乐一拍即合,可以说,摇滚乐使嬉皮士找到了一个宣泄的窗口,找到了一种表达方式来宣泄心灵独白。   嬉皮士与摇滚乐的结合也产生了令人神魂颠倒的迷幻摇滚乐。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歌手大部分本身就是嬉皮士,大麻、致幻剂、胺基甲苯、海洛因等毒品在嬉皮士中大肆流行。嬉皮士信奉只要使用足够的麻醉剂,就能沉浸在美妙的幻觉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毒品应用到摇滚中使摇滚诞生了“迷幻摇滚”,“迷幻摇滚”使得表演者、听众都处于一种迷幻状态,两者融为一体。“迷幻摇滚”确实让嬉皮士处于飘飘然的美好幻境中。在蒙特利音乐节和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迷幻摇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摇滚乐糅合了讥讽时世和宣扬毒品环境等多方面的反叛内容,又表现了欣喜与悲哀、爱情与孤独、幻想与恐惧等情绪,这很合当时感到无权和潦倒的嬉皮士的口味。   在嬉皮士运动的蒙特利音乐节和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摇滚乐风靡美国,刮起了一阵摇滚飓风,它很好地诠释了嬉皮士对爱、和平的追求和向往,使反主流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   1967年,嬉皮士著名运动“爱之夏”的前奏,一个标榜“音乐、爱和鲜花”的流行音乐节――蒙特利国际流行音乐节在离旧金山不远的蒙特利市举行。这是摇滚史上的第一个大型摇滚音乐节。许多有实力的乐队与歌手――鸟乐队、杰斐逊飞机乐队、感恩而死乐队,以及歌手詹妮丝?乔普琳和吉米?亨德里克斯等参加了这次活动。约翰?菲尔普斯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写了一首宣传用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