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转化学困生.docVIP

恰当运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转化学困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恰当运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转化学困生.doc

恰当运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转化学困生   摘 要: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恰当地运用多种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南风效应等来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 心理效应 积极作用 学困生      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上,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教育工作者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一些心理效应,发挥其积极作用,不仅能提高教育工作的艺术性,而且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若能恰当运用,就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心理效应有很多,下面仅列举几个常见的心理效应,谈谈如何运用心理效应转化学困生。   一、注重首因效应,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教师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应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进入初中后,有些学生本希望有一个好的开始,但若是遇到不近人情的教师,则会与老师渐行渐远;若是遇到和蔼可亲、一视同仁的教师,则与老师越行越近。   在这方面,我一直很重视,总是鼓励每一个学困生,让他们把每一天当作一个新的起点。成绩只属于过去,现在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使是面对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总是带着理解的心态去接近他们。而此举也让学生与我走得很近,愿意向我吐露心声。教师应该利用首因效应的影响,注重与学生的初次接触,在学生心中塑造可亲可敬、严而有度的形象。   二、实施南风效应,关心尊重学困生   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就是看谁有办法使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来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可是行人为了抵御北风,反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解开了钮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   教育教学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你对学生横眉怒对,甚至体罚,会使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导,则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应尽量采取柔和、暗示的方法。   教师必须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每个人,关心每个人。在行为上激励他们,容忍他们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避免刻板效应,公正公平地对待学困生   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的一种刻板印象。   教师对待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总是流露出喜爱的神色,而那些天资稍差、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则受到歧视与不公正的“待遇”。在一次次精神的“洗礼”中,学困生们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破罐子破摔,真正地无可救药。曾听一名学困生说起其掉队的原因:小学三年级时,他的成绩中等,一次因一个小小的错误而被老师打骂,伤了自尊,使原本喜爱大声朗读的他沉默了,于是成绩直线下降,慢慢地他开始讨厌学习,最终步入了学困生的行列。所以,每一位老师都应该避免刻板效应,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地对待学困生。   四、认识光环效应,全面了解学困生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或不良的印象后,便对这个人的其它方面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和评价。这种知觉偏见好像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了。   晕轮效应往往会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产生误差,教师一旦注意到学生某一良好的品质而产生好感以后,便认为这位学生处处都好,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一无是处。留有这样以一概全的印象,则无法对学生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进步,特别是那些被教师“看扁”的学困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与学困生交往过程中,更应该一视同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到自尊与自信。   五、发挥期望效应,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作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名字叫刘畅,成绩平平,而同年级中还有一名叫刘畅的学生,那个刘畅,成绩优异(今年的中考为全校第一名),他的母亲也是本校的老师,我便为我班的刘畅设立一个同名同姓的竞争对手,并激励他,“你目前与对手有差距,但你的潜力是无穷的,经过努力你是能赶上他的”。每一次测试过后,我都帮助他分析不足,果然差距开始减小,一学期后,我班的刘畅在期中考试中超过了竞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