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歌谣中的女性形象.doc
彝族歌谣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彝族歌谣极具人文价值,其中丰富的女性形象是彝族社会,历史的缩影,给后人展示一幅幅壮阔而清晰的彝族社会历史画卷。分析归纳彝族歌谣中的妇女形象有助于民族文学中女性形象的丰富,以及有助于民俗学、民族文学史上或其他学科对于彝族社会,历史的研究。
【关键词】彝族歌谣;女性;形象
彝族,素有“诗的民族”“人人都是诗人”的美称。彝族人在创造和说唱彝诗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彝族人在日常生活里,通常随情随景,即兴而唱。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婚丧嫁娶都能成为其唱述的对象。歌谣是彝族人的生活载体,又是彝族人的精神食粮。彝族民间自古有“弦子一响嘛脚杆痒,三日不唱嘛变哑巴”的说法。
在彝族文学发展史上,从叙述彝人的起源开始,彝家女的故事、彝家女的歌、彝家女的形象就一直被传颂。应当说这是彝族民间文学的一笔珍贵遗产。而其间通过彝族歌谣所表现出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彝族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厘清彝族歌谣中的女性形象,对于我们了解彝族社会历史及在文学上塑造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从几个不同角度来分析、探讨彝族民歌中彝族女性的形象。
一、 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的形象
众所周知,彝族脱胎于母系氏族社会,在那个“知母不知父”的时代里特别强调“母性”对万事万物的重要性,女性在记叙母系氏族社会的歌谣里,多表现为以下两个形象:
(一)神格化的女性形象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的生育功能使新生命诞生于人间,人们对此感到神秘。在人们的头脑中,简单的认为女性是孕育一切的造物主。因此彝族先民在史诗歌谣中把女性演绎为创造世间万物的神,于是便出现了女性造物主的神格化形象。
《勒俄特依》,在“开天辟地”这章中出现了九个仙女。在天地还没有形成时,“九个仙姑娘”手拿阿尔师傅用大地上的四个铜铁球制成九把铜铁帚,将“天扫上去”,“把地扫下来”,最后“天成蓝盈盈”,“地成红艳艳。”[1]可见洁净、美丽的“新世界”是由九个神化了的女性创造的。相似的在《梅葛》中也有体现“格滋天神要造地,他放下七个金苹果,变成七个姑娘,七个姑娘中,四个来造地,一个叫扎则,一个叫晋则,一个叫慈则,一个叫勤则,这就是造地的姑娘。”[2] 《阿赫希尼摩》史诗中唱到“在远古天地尚未出现时,茫茫苍穹之中产生了一位头似狮子、身子像一座山、背上长有龙鳞,有十四只耳朵、六双眼睛,长有二十八只奶的万物之母阿赫希尼摩。”她的胃有九千零八十二层,天地日月即万物均孕育其中。怀孕期满,她就生下了天、地、日、月、星、辰、云、风等。[3]阿赫希尼摩以一个伟大母亲孕育万物的形象,赢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彝族人民心目中圣洁的女神,有忘了阿赫希尼摩,就忘了古根之说。
(二)女人掌大权的形象
在母系社会里,男人用简单的工具狩猎、捕鱼,获取食物,收获难以稳定,而女人采集果实,并有分配食物、生产资料的大权,男女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有基本的分工。过着“男人拣石,女人堆石”的生活。“男人们天天看到的是女人把东西分给他们吃。渐渐的,在男人的头脑里形成了靠女人生活的概念。”[4]“女人掌大权”的形象便应运而生。
“知母不知父”时代,一切为母大的生活历史在贵州彝经《女权的根源》中就有诉说“在那个时代,子却不知父,子只知道母。一切母为大,母要高一筹,所有的事务,全由女来管。女的又当官,女的又当臣。”“兽肉女来分,女分肉均匀,她就是君长,人人都心服,一切听她话,她说了就行。”[5]再如《天地祖先歌》中的,也有类似的关于彝族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形象的歌:“古时天底下,男女聚成群,分也无法分,无法认夫妻,只识母,一切是母大,母是一切根。”“女的有知识,百病都能治,青草当药吃,树皮也做药。带领着大家,带领去烧坡,烧过几趟坡,带领去撒种,撒种撒几窝,女的有知识,女的有办法。从此以后呀,才有苦荞吃。” “女的有知识,女的有智慧。女人掌大权,就是这样的。[6]”
母,彝曰“嫫”。嫫字除了原始本意(母)外,进入父系等级社会后“嫫”也指位次于“兹”的执掌司法、外交等权者。可见“女人掌大权”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族群的共有记忆里。
二、父系氏族社会女性的形象
从代表父权意识的英雄支格阿鲁借助神力,迫使彝族妇女带上“锣锅帽”开始,女人的权利,命运都被一个个的“圈”圈住。其后的妇女形象、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从以下产生于彝族父系氏族社会的歌谣里,归纳出了两个有别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形象:
(一)鬼怪的形象
美女孜孜尼乍被彝族尊为鬼之始祖,巴莫曲布嫫认为这个美女变鬼的故事,反应了彝族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男女两性之间争衡的余音远唱。它一改妇女在先前神话传说中孕育万物,救世救难的神的形象,沦落为掏人心,食人命的鬼怪的形象。“女人不再是神,她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航空电子设备抗干扰技术报告.docx
-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全文).docx VIP
- XCA200L8_2全地面起重机技术规格书tdm-D2-20240624_20240828154309.pdf
- 《电子商务师(二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pdf
-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整理版.doc
- 汽车变速器的设计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doc
- PP_SAP项目调研会议纪要_20100505_V1.1.doc VIP
- 西安铁路局真题.docx VIP
- 幕墙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pptx VIP
-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九年级化学中考推断题真题及答案解析(共40题)(最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