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的音乐分析.doc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的音乐分析
摘 要: 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的交响诗代表作《塔索》,是依据拜伦的诗作而创作的,李斯特为他的作品加上了副标题――哀诉与凯旋。本文通过分析这首作品的标题音乐形象及其所运用的主题变形手法,着重揭示了作曲家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音乐的手法来表现这首交响诗的标题内涵的。
关键词: 李斯特 交响诗《塔索》 奏鸣曲式
《塔索――哀诉与凯旋》,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继《前奏曲》之后创作的第二首交响诗。1849年,作者应邀为歌德戏剧《托夸多?塔索》创作序曲,这首序曲后来几经修订,于1854年定稿成为交响诗《塔索》。
李斯特的交响诗创作都选取了文学巨著中的人物形象,出于对拜伦诗作《塔索的悲叹》的崇拜,以及受威尼斯船工们所唱的迂回哀怨的船歌所启发而创作了《塔索――哀诉与凯旋》这部作品。但是李斯特的创作又是基于自己的理解的,他说:“拜伦只让我们听到塔索在狱中的痛苦声音,却没能把这一痛苦回忆同《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这位侠骨义肠的作者因为后来正义得到伸张而取得的辉煌胜利对比起来。我愿在我的标题中强调这一对比,并希望在我的作品中把这位天才在世时备受凌辱,去世后享尽荣华,使迫害他的人黯然失色的情景加以庄严对照。”①
交响诗是李斯特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他认识到用传统形式表达新思想是不可能的,宣称形式必须是思想表现的结果。他的标题音乐的思想与柏辽兹和后来的很多交响诗作曲家不同,他试图表现一种概括性的思想而不是用音乐描绘现实,他的音乐结构总比场景描绘更为重要。李斯特的交响诗用简洁的单乐章结构体现宽阔深厚的思想内涵,主题变形手法以各种面貌贯穿于整个交响诗中,且主题的每一个新的变形都是和标题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整个作品的结构非常严谨。
整个交响诗,是带有主题变奏特点的奏鸣曲式,其结束部结构特别长大(整个交响诗长585小节,而结束部就占据了201小节),这是作者根据标题内容所需而自由处理音乐结构的结果,大致的段落划分和曲式结构如下图所示:
引子主题先由低沉的弦乐奏出,三度下行的三连音音型,气息连贯悠长,速度缓慢,具有一定的宣叙调特性,五小节后Hb.也加入小二度下行音调,这一引子主题在#g小调上弦乐齐奏反复一次,音量有所加强,使人明显感到悲哀、伤痛、叹息的情绪,这似乎是对塔索悲惨命运的哀诉。随后,Hb.和Fl.同弦乐声部的对答,气息微弱、低回婉转,弦乐声部的不协和七和弦,加强了曲调的悲剧性效果,从23小节起速度逐渐加快,终于在第27小节,进入引子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采用乐队全奏,管乐和打击乐强奏出发音点上的顿音,而弦乐则以短促三连音的形态插入其中,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速度突然转换成小快板,力度逐渐增强,节奏强烈,这是塔索面对悲惨命运痛苦挣扎的鲜明写照,这种痛苦挣扎随着音量减弱,颤音弦乐声部迅速的音区下行转换和速度的减慢而逐渐消沉下去(有意思的是,这个弦乐声部的旋法和奏法在后面的凯旋和颂歌音调中反复出现,但是由于整个配器、和声、进行方向有所不同,整个情绪性格也是有很大不同的),显出塔索在狱中无可奈何的悲惨呻吟。随着第54小节慢板的再现,又出现叹息悲惨的引子主题,表现了塔索生前遭受的悲惨命运。整个引子所用材料均是后面主题与变奏材料的先现和浓缩。
引子主题:Vc.Kb.Hb.
乐曲从62小节起进入呈示部,船歌主题进行了两次变奏,展现了对塔索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和对他诗意性格和死后荣耀的描述。主部主题由一首威尼斯船歌曲调而来,由Bkl.和加了弱音器的Vc.缓慢而庄重地奏出,音响单薄,气息连贯,伴奏音型单调而沉闷,给人一种哀伤沉闷的感觉,带有葬礼进行曲的特点。整个主题音域基本上是由c2-c1婉转下行构成,进行在c小调上,可以分成两句,音阶级进式音调与语言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骨架音分别是主和弦的三个三度叠置的音。第一句是前六小节,由主进行到属,是围绕主音a的长线条装饰进行,如果我们把a这个中心音看作是代表塔索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围绕塔索,对其深沉而又挥之不去的悼念。第二句是后八小节,继续前句的旋法,三小节后渐渐级进下行(以三度下行为主),结束在主和弦上,表现了悲哀、伤痛的情绪。值得一提的是,此处主题与引子主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看出,引子主题的低沉三度三连音下行宣叙性旋律,完全来自于主部主题,它是主部主题的显现。
船工之歌(主部主题):Bkl.Vc.
随后在第76小节,进入副题。一共三个副题,各个副题在材料上与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至于三个副题之间的对比并不强烈,表现了诗人敏感多情的气质。第一副题从76小节开始,它是主题材料移高,在1.V.声部上的加厚八度的重复,伴奏也较前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