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成语用错示例
* 常见的成语误用示例 (3)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而原句中如屏之苍山,似镜之洱海,均是自然的造化,并非人工所为, (4)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 “目无全牛”喻技艺高超,文中误用为“没有整体把握” (5)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胸无点墨,身无长物,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长物”指多余的东西,文中误用为“特长”的意思 (6)为了等他的朋友,他一个茕茕孑立在那儿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茕茕孑立”指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文中误为“一个人孤独站着”。 (7)编辑甲对编辑乙说:这篇文章太差劲了,真是诛心之论。 “诛心之论”指只推究其用心而定罪,亦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文中显然望文生义,误以为“不好的言论”。 (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或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文中误为衣服不合身。 (9)贪官污吏们在受贿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堂惯了浑水,很快也就心无顾忌,厚颜无耻了。 “心有余悸”指事情虽然过去,但心里还感到害怕,文中忽视了对“余”的推敲,当作“害怕”来理解。 (10)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半斤八两”含有贬义,与原句流露出的赞美之情不相吻合。 (11)一位普通市民——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在一年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显然是贬义,应改为“单枪匹马”。 (12)参加冬季越野长跑的上千名运动员,像过江之鲫通过了大桥的涵洞。 “过江之鲫”现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连续不断,含贬义。 (13)这么多的事情都要他一个人处理,使他心劳日拙,极度疲惫。 心劳日拙:做坏事的人费尽心机,即越来越无法得逞,处境一天不如一天。含贬义,可用“心力交瘁”。 (14)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回想往日的艰辛,怎不沾沾自喜呢? “沾沾自喜”,指“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得意,表现一种轻浮的样子”。含贬义,不能用它形容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15)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推波助澜”比喻推动了坏事物的发展,并帮助它制造声势,含贬义,显然不合语境。 (16)敌人是“瘌蛤蟆剥皮眼不闭”,我们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防止敌人重振旗鼓。 “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组织力量。褒义,用于敌人显然不妥。 (17)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如丧考妣”指“好像死了父母一般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8)他一家十口人,在战乱时期劳燕分飞,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劳燕分飞”适用的对象是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不是一家人。 (19)二十多年未见面了,在这次会议上两人终于萍水相逢,真是主不出的感慨。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文中两人过去显然是相识的,这里用错了对象,可改为“不期而遇”。 (20)葛非、顾俊两人配合默契,多次获得女子双打世界冠军,真是一对天作之合的双打组合。 “天作之合”是祝颂夫妻姻缘美满的。句中用错了对象。 (21)张大夫给我针灸了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腰腿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使病危的人痊愈。显然该成语不能在一般的情况下称赞医生,句中对该成语适用的范围不明。 (22)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涣然冰释”是比喻疑团消除,这里用来指“烦恼”,显然用错了。 (23)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开交”比喻没法摆脱,一般用于“吵、闹、打”等方面,句中用来指兄弟间的亲密关系显然不妥。 (24)他在哲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该成语适用对象不能用于某一人,句中显然用错了。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