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须防“八国联军”.pdf
经济研究信息 2007年第1l期
通股的规模小得多。供应商、客户和银行等友好利益相关者的交叉持股,可能占市场的三
分之二。同样,急速上涨的中国股市(以香港和内地交易的中国股票衡量,规模已超过日
本),基本上已无法进入。市场上三分之二的股票由国有实体持有,而且内地投资者购买在
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时存在限制。
德利佳华 (Dresdner Kleinwort)的彼得·塔斯克在研究中借助了海曼·明斯基的泡沫
七阶段模型。他发现,无论是过去的日本股市,还是现在的中国股市,其特征均与泡沫模
型相符。
就中国而言,它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导致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看法的重大转变。1987
年,日本股市的兴奋度达到高点,投资者以每股120万日元的价格购买NTT股票——1个
月内股价上涨就超过一倍。20年后,煤炭开采商——中国神华的投资者甚至不用等那么长
时间。
尽管相似点很多,但两者也存在重要差异。驻上海的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在中国这
些数字实际上没那么大——特别是当你把中国家庭持有的财富考虑进去的时候。例如,他
指出,虽然上海、深圳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总价值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
146%至167%,但实际的自由流通股则要少得多。若剔除掉那些没有流动性以及在国际上发
行的股票,公司市值与GDP的比率仅为38%。与此同时,中国处于低位的实际利率只是刺
激股市的一个因素。同样有关联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资本控制阻碍了对海外资产的大举投
资:如果你只能将资金放在一个地方,那么相对估值的有效性就会低得多。那么,这一切
都会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吗?这是个谁也说不清的问题。有人并不认为中国会出现大规模崩
盘,从而砸低房地产价格,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多年衰退。谢国忠就是其中一个。一定程度
上,这反映出中国借贷规模较小以及众多财富刚刚打造出来——其中只极少一部分分流进
入金融体系中的其它领域。谢国忠表示:“多数人乐于价格上涨,除了上涨还是上涨。这像
是赌场,而不像华尔街。在华尔街,人们全力推广金融产品,让价格升至应有水平之上,
形成市场需求。”
令人诧异的是,另一个重大差别似乎是唱衰者的数量。谷歌搜索显示,20世纪80年
代末,日本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快乐的陶醉中;而在中国,凶事预言者的数量却很庞大。
从政府官员到美联储 (Fed)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每个人都已发出警告:中国是个行将
破裂的泡沫。无论中国泡沫的破裂是否会像日本那样引起世人关注,认为中国股市泡沫将
会破裂似乎是个合理的赌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扫兴者的言论也许是“酸葡萄”。投
资巨擘沃伦·巴菲特在7月至l0月期间,抛出了持有的中石油股票。当时的平均售价估计
为l1.47港元至l3.89港元。中石油l1月2日的收盘价,比7至l0月巴菲特抛出的股票
价格高出了8.19港元。
(摘自英国 《金融时报》2007年11月7日)
中国须防 八国联军
凌昆撰文称,G7的针对人民币声明是个警号,中国必须防范西方在经贸领域组成“财
经八国联军”,对中国发起围攻。随着中国国力上升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海外特别是
55
经济研究信息 2007年第11期
欧美对中国的经贸限制亦不断升温,经济上的保护主义正与政治上的遏制中国思维合流。
这趋势必然影响中国对外开放及现代化进程,故须密切注视,并采取有效对策。
自去年起,美国便加强了对中国货入口的限制,在经贸纷争上亦采取了更强的对抗措
施,包括首次以反补贴条款限制中国货入口,又连番向世贸提出针对中国的诉讼等,近月
来更通过不断的产品回收,把本来是美国进口商的问题,转化为“中国制造”的问题,实
行对中国产品抹黑,以心理战来作为保护壁垒的补充。此外,近年来美国逼使人民币升值
的施压从未中断,且有变本加厉之势,一些国会议员亦继续以此问题来酝酿制裁中国的议
案。
最近的更重要新发展是,一直以来在经贸摩擦上,相比美国态度较温和的欧盟,亦加
强了向中国施压的力度。1O月中由欧盟贸
文档评论(0)